安全有“數”! 專家藥博會論道智慧監管
12月19日,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和峨眉山旅游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智慧食藥博覽會暨四川(樂山)首屆中醫藥博覽會(以下簡稱藥博會)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藥品生產流通企業及醫療機構積極參展,吸引了大量專業觀眾前來參觀,同時圍繞智慧監管、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等議題的25場研討會也陸續召開。
研討會上大咖云集,專家、企業代表關于智慧監管、產業創新發展的演講詳細內容來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建立起網絡安全"免疫系統"
食品藥品監管離不開網絡化。建立安全可信的網絡體系,是食藥智慧監管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存在計算科學少攻防理念、體系結構缺防護部件、工程應用無安全服務等問題,網絡空間實際上極其脆弱。究其實質,是設計IT系統不能窮盡所有邏輯組合,必定存在邏輯不全的缺陷。利用缺陷挖掘漏洞進行攻擊是網絡安全永遠的命題,這就如同生下來一個沒有免疫力的孩子。要想讓這個孩子活下來,就必須為其建立抗菌環境,即主動免疫,確保為完成計算任務的邏輯組合不被篡改和破壞,實現正確計算。
事實上,傳統"封堵查殺"已過時。殺病毒、防火墻、入侵檢測的傳統"老三樣"難以應對人為攻擊,且容易被攻擊者利用,找漏洞、打補丁的傳統思路不利于整體安全。首先,"老三樣"根據已發生過的特征庫內容進行比對查殺,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漏洞與攻擊方法,這種消極被動應對是防不勝防;其次,"老三樣"屬于超級用戶,權限越規,違背了基本的安全原則;第三,"老三樣"可以被攻擊者控制,成為網絡攻擊的平臺。
如何構建主動免疫的計算架構?必須建立主動免疫可信計算,即計算運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以密碼為基因實施身份識別、狀態度量、保密存儲等功能,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與排斥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相當于為網絡信息系統培育了免疫能力。中國可信計算源于1992年立項研制的可信計算綜合安全防護系統(智能安全卡),于1995年2月底通過測評和鑒定。經過長期軍民融合攻關應用,形成了自主創新安全可信體系,開啟了可信計算3.0時代。(胡芳)
北京大學國家競爭力研究院院長 郭云濤
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產業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作為國家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強弱。要增強中國的國家競爭力,不可忽視醫療健康產業。
醫療健康產業是"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這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也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美國的醫療健康產業是僅次于制造業、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的第五大產業,也是近十年來增速最快的產業,目前占GDP的比例約為8.8%。
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民眾健康消費意識增強,但我國的醫療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完善,這意味著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我國醫療健康產業迅速發展的內生動力已經形成:我國醫療健康產業已經形成了醫療產業、醫藥產業、保健品產業和健康管理服務產業四大基本產業群體,產業體系基本完備;同時新興產業不斷涌現,產業鏈逐步完善;許多健康領域的企業加速布局醫療健康產業,更有地產企業等"跨界者"進入這一領域,市場活力蓬勃;目前我國在醫學基礎研究、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已經具有一定基礎,在重大疾病診治、創新藥物開發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醫療健康產業的升級。
以上四者驅動著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持續推進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為醫療健康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正在迎來黃金發展期。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應該關注三點。一是發揮我國在中醫藥方面的獨特優勢,二是抓住基因干細胞發展的機遇,實現"彎道超車",三是以改革激活醫藥領域的創新活力,讓中國醫療健康產業能由大到強,躋身世界前列。(落楠)
浪潮軟件集團市場監管行業總監 黃聰
云·數·智 智慧監管的新未來
隨著機構改革落地,"大市場,專藥品"的設想變為現實,其監管職能、監管范圍、監管理念發生變化,亟待建立滿足新監管形勢的安全監管模式。
根據目前的監管情況,提煉風險數據模型對企業自查數據、投訴舉報、監督抽檢等業務數據進行模型計算,并結合統計學方法,構建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類型。通過模型對數據檔案進行分析,結合GIS地圖展示模式,使用數據地圖的模式對風險點,對TOP5數據進行展示。監管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可通過對轄區的風險點,風險警示信息進行研判,通過公共服務、內部共享等各種方式進行風險預警、交流。同時,可以將風險的信息運用于具體的監管業務,例如對食品經營企業進行風險評級后,根據具體的評級開展相應的監管行為。
在網絡監管方面,可強化互聯網經營行為監管,將許可信息、監管信息、投訴舉報功能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利用先進互聯網識別技術,對違法違規行為自動識別預警,提升互聯網經營行為監管能力,規范網絡經營行為,促進電商平臺健康發展。
在食藥安全溯源方面,可使用區塊鏈技術,依托中國質量鏈平臺,使用新技術、手段進一步完善生產流通環節追溯溯源體系,由現階段的追溯監管為目的轉變為扶持企業品牌、提升區域質量水平、優化當地產業標準為主要目的,最終實現當地企業質量水平整體得到提高、企業品牌得到推廣、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消費服務得到提升、政府監管更加智慧透明。(蔣紅瑜)
原國家審計署信息辦主任、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專家組專家 周德銘
加強"互聯網+監管" 促進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
"互聯網+監管"的核心是利用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監管對象進行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的監管,實現組織目標。對于"互聯網+政務服務"而言,同樣需要"互聯網+監管",如公共服務組織保障監督、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監督、公共服務百姓成效監督等。
在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監督中,優化服務監督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優化服務在簡化程序、材料、證照、時間等方面有很大的推進作用,而"互聯化+監督"主要檢查相關政府部門在由單辦事項走向聯辦事項的服務部門程序減少了多少、聯辦事項的申請材料減少多少、辦理時間總體減少了多少?目前,浙江、江蘇、福建、湖北、天津、廣東等地在優化服務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如浙江從"四張清單一張網"走向"最多跑一次",江蘇從"網上辦、集中辦"走向"不見面審批",湖北從需求導向走向"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廣東從變多窗為一窗走向"一門式一網式"等。
在公共服務百姓成效監督方面,目前,公共服務的制度改革、協同辦理、服務體系方面都具有留痕記錄,尤其是在城市平臺、省級平臺、國家平臺中,對各級政府部門提供的辦理事項、辦理質量、辦理速度等,都具有數據監督接口,能夠隨時監督、重點監督。此外,社會媒體對公共服務的制度改革、協同辦理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隨時隨地的報道和評價,對各省和地市的創新做法、敷衍了事也行了報道和評價,促進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監督"對公共服務的組織保障、制度改革、協同聯辦、服務體系、服務成效進行全方位的檢查監督,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表彰或進行問責,可全方位促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全面實施。(蔣紅瑜)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