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輿情: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落地 沈陽騙保案暴監管漏洞
【醫藥行業輿情熱點解讀(11.12-11.25)】
近日,《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等文件先后發布,藥品集中采購政策落地。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將有利于進一步擠壓藥價水分,保障質量安全和供應穩定,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提升醫藥服務,使藥品采購機制不斷完善。日前,沈陽兩院惡意騙取醫保行為引發公眾熱議,輿論認為,有關部門不僅要嚴懲涉事主體,也需建立醫保監管長效機制,同時還需創新監管方式與方法。另外,深交所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是從資本市場制度層面對重大違法企業從嚴監管,回應社會期待。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通過 藥品降價為關注焦點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會議指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目的是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價形成機制,降低群眾藥費負擔,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提高群眾用藥安全。
11個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的聯合采購辦公室15日發布了《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文件確定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廣州、深圳、西安、大連、成都、廈門7個副省級城市進行帶量采購,涉及31個指定規格的采購品種。11月21日,根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信息顯示,《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上海地區補充文件》已經公布。
輿論觀點:藥品集中采購具有重大意義 可推動藥品質優價廉
媒體聚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解讀?!度嗣袢請蟆钒l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通過 能否降藥價?》,從“跟現行的集中采購有何區別?”“能推動藥品質優價廉嗎?”“落地還需要配套什么措施?”三個方面對方案進行解讀。新華社發文《專家解讀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從藥品“團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多方共贏企業亦是受益者、重在執行確保帶量采購正常運行三個方面解讀。
藥品集中采購具有重大作用,讓社會各界有更多期待。《人民日報》指出,這次組織的集中采購主要是以完善帶量采購方法換取更優惠的價格,對于消除醫院“二次議價”空間、規范評標專家行為、促進評標過程規范化等具有重大作用?!度嗣袢請蟆吩侔l人民時評《國家組織藥品“團購”,好!》表示,此次采購競標品種全部是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優質藥品,更加貼近了集中帶量采購的本意。因此,社會各界對此次集中采購試點有了更多期待。微信公眾號“中國醫藥報”表示,“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是一次自上而下、全面貫徹的招標采購模式探索,其意義重大,顯示出國家層面深入推進醫改的決心。
落實藥品集中采購還需推進配套改革。《湖南日報》表示,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這項新舉措,可能會遭遇或明或暗的阻力。如何將國家組織的集中帶量采購落到實處,需要加強相關配套改革,如同步配套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等。只有讓“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取長補短,相互作用,共同發力,各個擊破,才是解決藥品價格虛高、亂象叢生的根本之道。
業內表示,帶量集中采購將促進原料藥企業的重要性和競爭力逐步提高。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主打品種最終通過這種競價模式使得企業沒有利潤,對企業未來發展表示擔憂。
大部分網民認為,以價換量、帶量采購有利于降低藥價,可以讓患者用上質量好、價格低的好藥。還有網民指出,要將國家組織的集中帶量采購落到實處。
輿情點評:持續加大“三醫聯動”改革力度 切實減輕患者用藥負擔
近來,加快抗癌藥降價、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強化監管等多項舉措,引發醫藥行業強烈關注,獲得輿論超高贊譽。此次國家藥品集中采購有關政策將進一步擠壓藥價水分,保障質量安全和供應穩定,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提升醫藥服務,使藥品采購機制不斷完善。同時也展現出有關部門“三醫聯動”改革力度在持續加大。
目前,除了現有的“4+7”城市外,已有河北、四川、福建、山東4個省表示要跟標。藥品集中采購規模在不斷擴大,也意味這藥品集中采購將是發展趨勢,未來或將在全國范圍推廣。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使原研藥、仿制藥藥價回到合理區間,將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同時該政策也將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未來,醫藥行業競爭格局或將發生變革。
沈陽兩院惡意騙取醫保行為暴露出監管漏洞
11月14日,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播出調查報道《雇人住院為哪般》,曝光沈陽市于洪區濟華醫院、沈陽友好腎病中醫院內外勾結、騙取醫保費用等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事件曝出后,官方密集回應。11月15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發文表示,已派出工作組赴沈陽督促當地開展查處工作,涉事醫院已被責令停業。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15日趕赴現場督導查處工作并指出,“騙保事件性質惡劣、手段猖狂,產生了極壞的影響,要重拳出擊、堅決打掉、決不手軟,切實保障醫?;鸬陌踩\行?!毙l健委回應,已要求全行業針對此次報道暴露出的問題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皣倚l生健康委一貫高度重視涉及衛生健康領域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近年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嚴厲打擊上述行為,整肅行業不正之風?!鄙蜿柺姓?5日凌晨也通報表示,14日當天已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核實,責令兩家醫院停業整改,同時依法控制了相關負責人,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官方通報騙醫保事件調查結果。11月20日上午,沈陽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沈陽市兩家醫院組織無病老人騙取國家醫?;鸬淖钚抡{查結果。截至19日18時,沈陽市成立的專案組,已經依法傳喚相關人員242名,審查后依法刑事拘留37名,監視居住1名,取保候審1名,移交沈陽市紀委監委2名。
有關部門即將開展采取專項行動。11月2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了騙保事件發生后的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監管組牽頭人黃華波發布了公眾近期針對騙取醫保資金行為的舉報投訴電話。黃華波還表示,國家醫保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專項行動“回頭看”,已下發《通知》進行專門部署。11月28日,據新華社沈陽報道,遼寧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打擊醫療保險欺詐騙保專項行動,為期一個半月,重點檢查騙取、套取醫保基金等違法違規行為。
輿論觀點:嚴懲騙醫保行為 完善監管制度
騙醫保行為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害?!侗本┣嗄陥蟆房l《醫“患”合謀騙醫保不只是踐踏了底線》,表示這樣的行為除了嚴重踐踏社會和人倫底線外,還涉及違法詐騙,同時后果的蔓延將影響中國醫保制度的走向,并讓中國人的看病難和看病貴更加惡化。這不僅加劇了全社會在醫療資源利用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還可能讓整個社會對現有的醫保制度產生懷疑、動搖。
媒體呼吁嚴厲打擊騙醫保行為?!吨袊嗄陥蟆繁硎緦Υ祟愋袨椋^不能姑息寬容,只有依法進行嚴懲,才能保護繳費人的權益,維護國家醫保制度的尊嚴。《北京青年報》發布《打擊詐騙醫保的重點在醫療機構》表示,這些來自醫院的“白衣天使”的罪惡勾當,使醫?;鹪诋數貛缀醍a生了“潰壩”式的影響,必須給予嚴厲打擊,特別是對醫保部門工作人員內外勾結參與欺詐騙保的,更是要做到絕不姑息、絕不手軟?!斗ㄖ迫請蟆繁硎?,希望這次調查不僅針對涉事醫院和參與騙保的中介以及老人們,也要拔出蘿卜帶出泥,對監管部門內部失職、瀆職行為開刀,讓一個典型案件的查處能夠真正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瀟湘晨報》表示,醫保詐騙案背后,幾無例外地晃蕩著權力與資本合謀的魅影;唯有動用法律手段,依法從嚴查處涉案人員,方能使其為自己的劣行,付出應有的沉重代價。
騙醫保行為引發輿論反思。《人民法院報》表示,對于“醫療騙保病”,我們必須給予最大的重視和警惕,必須拿出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手段進行全面防治,不能滿足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滿足于就案論案地對個案的查處,而是應該進行系統性的反思和用藥。《經濟日報》刊發《管理漏洞不補后患無窮》表示,因騙保行為而鋃鐺入獄可謂咎由自取,但案件背后暴露出來的漏洞更值得反思。東方網表示,醫院這種集體騙保行為,可以說是明目張膽,公開與監管叫板,成為刺痛公眾眼球、損害社會公平的一顆“毒瘤”。然而,監管缺位是導致醫保資金頻遭蠶食的重要誘因,這顯然更值得有關部門反思。
媒體分析造成騙醫保亂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建議。人民網發表《別讓醫療行業“薅醫保資金羊毛”習以為?!穪碚摚硎疽攵伦∵@股歪風邪氣,除了要加大打擊力度,還要從從管理體制上尋找問題。醫保制度的管理漏洞和對騙保的打擊力度不夠,是造成這種亂象的原因。對于醫保資金出現的這些問題,管理部門應該及時通過糾偏機制,讓醫院走正路、賺干凈錢。執法機構和管理部門還應從立法的角度推進醫保制度改進,遏制薅羊毛行為,防患于未然?!督】祱蟆方ㄗh,應從健全信用體系入手,強化失信懲戒,對于某些醫療機構,應堅決解除服務協議,取消定點資格。對于配合醫院演戲的“群眾演員”,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直接與醫保報銷額度掛鉤。北國網評論,從立法層面進行明確和規范,建立審核醫療保險領取資格和條件的規章制度,推行舉報騙保行為的獎勵制度,形成社會監督、群防群治的合力,才是規范醫保制度的根本方法。只有重典治罪,才能斬斷那些伸向“救命錢”的利益黑手。
網民對騙醫保行為表示憤慨,認為騙保是醫德的喪失,這種行為不僅嚴重損害參保人員的利益,浪費醫療資源,也嚴重危害醫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網民認為,騙醫保行為屢次發生主要原因還是違法成本過低,呼吁相關部門加大懲處力度。另外,部分網民表示遏制騙醫保行為還應完善頂層設計,及時堵住監管漏洞。
輿情點評:創新監管強化機制約束堵住騙保漏洞
近年來,冒名報銷、掛床住院、虛假治療、“點菜式”開藥、刷醫保卡套現等亂象屢見不鮮。今年媒體再次曝光江蘇省淮安仁濟醫院“涉嫌騙取醫療保險資金”、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保套現”、沈陽兩院惡意騙取醫保等事件,為何騙醫保行為屢禁不止?輿論分析,造成多起騙醫保案件的根本原因是復雜多樣的。就此次沈陽騙醫保案件而言,暴露出醫院管理失序、醫療管理部門監管不足、醫保中心監督乏力等多個問題。同時也反映出少部分人群存在貪婪、失衡、僥幸、投機的心理共性。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嚴格規范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是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醫療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落實到整治欺詐騙醫保行為,不僅要嚴懲涉事主體,有關部門也需建立醫保監管長效機制,同時還需創新監管方式方法。輿論期待,通過各地不斷開展整治騙醫保專項行動,嚴肅追責問責相關責任人、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提升智能監控水平等舉措,可有效遏制騙醫保違法行為。
深交所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退市機制
11月16日夜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同時修訂《股票上市規則》、《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秾嵤┺k法》明確規定適用的違法行為,包括首發上市欺詐發行、重組上市欺詐發行、年報造假規避退市、其他嚴重損害證券市場秩序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實施辦法》還規定,對于構成欺詐發行強制退市情形的公司,因其自始不具備上市資格,將不允許其重新提出上市申請。
隨后深交所宣布,啟動對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0,*ST長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11月8日至16日,*ST長生在投機炒作下出現7個連續漲停板,退市機制啟動將讓不理性的“博傻”資金付出沉重代價。
輿論觀點:強制退市機制傳遞出重大違法退市“從嚴”信號
新華社表示,將上市公司“社會公眾安全類重大違法”情形納入強制退市新規的同時,改革方案傳遞出重大違法退市“從嚴”信號。此外,新華社指出,除了“史上最嚴”還傳遞出“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出一家,退一家’”“退市制度改革仍將隨著市場發展持續完善”“退市常態化將成為大趨勢”三大信號。
澎湃新聞表示退市制度的社會功能是保護投資者利益,是優化完善退市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涉及“五大安全”的重大違法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投資行為,將其納入強制退市情形,有利于維護市場運行秩序,將保護投資者權益落到實處。
面臨退市的長生生物被游資炒作收獲7個連續漲停,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退市新規的正式落地以及深交所明確對長生生物啟動強制退市,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部分游資的投機炒作。
網民表示支持強制退市,認為有利于整頓市場秩序。同時,網民也表示不希望長生生物如長航油運退市后重新上市。
輿情點評:對重大違法企業從嚴監管 回應社會期待
*ST長生主要子公司長春長生存在涉及公共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案件既暴露出監管不到位等諸多問題,也反映出疫苗在生產流通使用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見稿)》《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相繼發布,從法治角度強化疫苗管理,也可看出政府治理疫苗問題的態度與決心。
深交所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退市機制,意味著長生生物可能成為社會公眾安全類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第一股。強制退市制度也是從資本市場制度層面對重大違法企業從嚴監管,回應社會期待。此舉將有利于維護投資者利益,凈化市場環境,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輿論也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構建多維監管體系,營造國產疫苗良好的生產與流通市場環境,避免問題疫苗案件再次發生。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風向標: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體系進一步完善
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的意見》?!兑庖姟诽岢觯獔猿致殬I化方向和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到2020年底,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和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基本完成... 2019-08-05 17:47網易考拉再陷售假風波 電商打假任重道遠
在徹底解決假貨問題上,除了電商平臺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進貨渠道的監督力度外,還需要更多“較真”的消費者積極參與打假。當然,監管部門也應不斷加大打假的力度,讓造假售假者付出高昂代... 2019-06-21 09:58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