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倍肯公司設計的數字化食品安全質量監測系統BK-iQM(A)。
“今天檢查餐具的表面清潔度和4個蔬菜樣品的農藥殘留。”在北京231所學校的食堂,專職的檢測人員每天都會按照“北京市教育系統食品安全檢測網絡監控平臺”下發的任務指令,對餐具和食材進行相應的食品安全檢測。這種檢測通過一種小型的網絡版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進行,檢測數據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上傳至“北京市教育系統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中心”。據此,北京市教委可實現對各大中小學食堂餐飲安全的實時監控,還可以建設“食材供應商數據庫”等,實現對各食材供應商資質準入管理,為廣大師生的餐飲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筑堅實屏障。
北京市教委配備的這套快檢設備和網絡監控平臺,來自于倍肯公司的“食品安全檢測監控網絡整體解決方案”。除了北京市教委,倍肯公司還幫助全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構建了作為軍隊食品安全監控體系的“一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心”;幫助北京食品安全辦公室技術中心配置“食品安全監控平臺(FSMP)”,用以統一管理轄區食品安全監測任務。
“在國外,‘互聯網+’可能僅僅是一種工作方式,但在中國,它卻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可以產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生活方式。在食品安全領域,網絡科技的翅膀可以突破監測面廣、流通環節眾多等瓶頸。”倍肯公司總裁姚世平如是說。
網絡化監管織就食安“天網”
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北京市遇到的困難極具代表性:人口眾多,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自給能力低,85%~90%的食品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巨大的需求量、復雜的食物來源和銷售渠道,讓北京的食品安全監管只能“不走尋常路”——自2013年起,北京為農業、質監、工商、衛生、城管、公安等基層一線執法監測站點都配備了倍肯出品的網絡版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約300套。這種設備體積小、容易攜帶,適合基層食品安全工作人員現場檢測,能在各種復雜環境中使用,不受實驗室條件制約。
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每天帶著這些設備在北京的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小食品攤、飯店、食堂隨機抽檢。該設備可以對60余項生物和理化指標進行精確定量分析,如果有需要,檢測項目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同時,它具備網絡數據傳輸功能,可將檢測結果第一時間上傳至市級風險監控中心,自動上報檢測數據、下達并接受任務,便于集中整合監測力量,形成統一監管網絡。創新技術的整合應用大幅度提高了北京市基層食品監管人員的檢測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這套系統的研發始于2008年。當年,在北京奧運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倍肯公司參與供應食品安全檢查設備。在這項工作中,姚世平發現了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的不盡完善之處:“我國投入大量資金為省、市級等監管和檢驗機構配備了高水平的檢測設備,但是這些設備一般不能隨身攜帶,樣品送到檢驗機構往往要幾天時間才得到結果。能不能研發出適合基層食品監管人員使用的產品,既方便攜帶,又滿足現場檢測呢?”經過調研,姚世平認為,必須將智能化的監管手段應用到基層。沒有先例,他開始憑借自己多年從事醫學檢驗檢測行業的經驗摸索。奧運會后,姚世平率領倍肯團隊研發出了“食品安全檢測監控網絡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由“信息化食品安全管理平臺”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組成。
“信息化食品安全管理平臺”可以幫助使用者建立區域內的食品安全數據庫、供應商信用管理、原材料溯源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能有效支持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和預警機制的運行,實現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則由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等組成,采用經典的光度比色、酶聯免疫技術以及上轉發光等專利技術,能夠在現場對食品安全中違禁添加、農獸藥殘留、食源性致病菌等進行快速檢測和篩查,并且通過內嵌在機器上的3G通訊模塊,實時將現場監測數據上傳到監管中心,實現區域內食品安全的有效監控,幫助政府部門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率。
據介紹,倍肯的“食品安全檢測監控網絡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北京市食品監管系統、高教系統和部分地區的軍隊系統成功落地,互聯網+快速檢測設備,織就了食品安全保障的一道“天網”。
智能化監測點亮食安“紅綠燈”
“紅燈停,綠燈行”,行車違章有記錄,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交通規則。能不能也給食品安全檢測和監管創建一個類似于交通信號燈的系統呢?倍肯的“食品安全檢測監控網絡整體解決方案”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通過該平臺,北京市的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可通過監管平臺下達食品安全監測任務,實時獲取區域內的檢測數據,匯集各種“違章記錄”,進行風險分析和預警,類似“交管指揮中心”的作用;在各基層監管機構布設網絡版食品安全檢測設備,根據監管平臺下達的任務,執行檢測任務,并將檢測結果實時上傳到監管平臺,相當于“快檢監測哨點”的作用。如此一來,“快檢監測哨點”與“監管平臺”結合聯網,各級監管中心與下屬基層監管機構間實現互聯互通,形成覆蓋全區域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實現食品安全監測任務統一管理,食品安全監測數據實時匯集,食品安全形勢動態監控、風險評估與預警。
除此之外,倍肯的“食品安全檢測監控網絡整體解決方案”還支持通過建立食品、食材供應商積分管理數據庫,實現對食品、食材供應商資質準入和“違章”監管,全面提升各級政府食品安全風險預警速度、防范能力和監管效率,能有效減少食品安全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確保食品安全。
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覆蓋全北京市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大大提升了首都食品安全的現場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大幅度提高了監管工作效率。借助“北京市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北京市食安辦可定期規整全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開發“首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預警系統”等,為全面掌控全市食品安全風險提供參考;圍繞市重點監測的食品種類,制定年度風險監測計劃,并通過監管平臺下達各分中心、客戶端,加大對高風險食品的高風險項目的監測評估,提升現場控制能力。
據統計,通過該系統,北京市已累計將6000余批次危害較大的不合格食品和近百家屢出問題的食品生產企業及8個地區的產品清退出首都市場,形成品種退市、企業退市和產區退市的懲戒機制。同時,依托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北京市形成了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近年來已成功處理了300余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推廣基層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有效提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監管效率”的建議,倍肯公司其實已走在了前面——在提供適宜在中國基層應用的、可按實際需求組合功能模塊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的同時,還給這些設備插上了網絡科技的翅膀。姚世平和他的團隊,創新地將光度比色法、酶聯免疫技術、上轉發光等技術融為一體,并結合互聯網技術,做成便攜、可即時傳輸數據的網絡版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把基層監測單位武裝成監測點,并與上級監管機構遠程傳輸數據,形成監管網絡,改變了食品安全檢測的模式。
姚世平說:“倍肯的網絡版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還在不斷優化,我們希望設備的檢測鑒別能夠更精準、更全面。同時,倍肯正在研發家用食品安全檢測儀。”互聯網時代的食品安全監管已進入一個全新的運營模式,未來倍肯將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便攜易用、功能多樣的家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通過這幾年已經積累的經驗,進一步完善家庭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對食品安全大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建立全覆蓋、多環節的信息通道”、“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推送服務”等是倍肯在家庭食品安全智能化監管領域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