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名稱,不得利用諧音等暗示療效引發社會焦慮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王曉冬) 8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發布通知,要求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名稱管理工作。不得為吸引患者,利用諧音、形容詞等暗示療效的門診名稱,或使用標新立異、違反公序良俗的門診名稱,以免引發社會焦慮和爭議。中醫醫院設置的專病門診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接受度,使用較為通俗易懂的名稱,如“心悸門診”“失眠門診”等。
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國醫療機構門診診療服務范圍逐漸拓展,服務內涵更加豐富。但部分醫療機構使用模糊、籠統或容易混淆的門診名稱,增加患者就醫難度。為引導醫療機構聚焦主責主業,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名稱管理,便捷患者看病就醫,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梳理既往對醫療機構門診管理的相關規定基礎上,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起草了《關于規范醫療機構門診名稱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共分五部分,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了門診命名要求,包括門診命名基本要求、特色門診命名規范、多學科聯合門診命名規范。要求醫療機構遵循依法合規、科學規范、清晰準確的原則進行門診命名(原則上應當與診療科目相匹配);特色門診名稱應當真實、準確、簡潔、清晰地反映??铺厣驮\療范圍;多學科聯合門診名稱應當后綴“聯合門診”或“MDT門診”。明確不得使用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違反公序良俗、標新立異、容易引發社會焦慮和爭議的名稱。
二是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提出工作要求。明確要求醫療機構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對門診設置與命名不規范問題立行立改,提升患者就診體驗,方便患者看病就醫。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日常監督管理,將醫療機構門診規范命名納入醫療機構評審、校驗統籌推進。此外,《通知》對中醫科室門診命名和中醫醫院設置的專病門診命名也提出要求。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選對途徑、用對次數、找準時間——吃藥也要講究“天時地利”
“是藥三分毒”,用藥不當常導致嚴重后果,甚至需入院治療。因此,安全用藥關乎每個人的健康。而掌握正確的藥品使用方法,正是安全用藥的關鍵一環。 2025-08-05 11:30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