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藥品安全監測中心召開2025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號風險會商討論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6月9日,吉林省藥品安全監測中心(以下簡稱監測中心)組織召開2025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號風險會商討論會,重點圍繞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季度會提及的監測信號以及監測中心挖掘的風險信號等內容展開深入研討,持續提升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水平,及時防范藥品安全風險。
會議對今年以來各地挖掘上報的藥品不良反應風險信號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外聘專家對部分風險信號進行了點評;針對省內31家藥品生產企業的12個品種風險情況,從不良反應初步判斷、嚴重程度、關聯性評價、不良反應原因、風險管理建議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研討。同時,與會人員還就如何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提高監測效率和質量以及對風險信號如何采取科學評估和分類處置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交流,互學互鑒、互促共進。
會議要求,各監測機構要著力在強化“一體兩翼”監測評價格局、提高風險分析評價能力、提升監測報告質量下功夫;要充分認識報告質量的重要性,推動提升報告數量向質量轉變;要做好監測評價基礎工作,做實、做細報告審核評價工作,嚴把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關口。督促相關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主動完善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制度,配備監測所需的設備和資源,自主開展數據分析與評價,提高監測水平和評價能力;推動企業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說明書安全性信息,確保風險控制措施落實到位;強化醫療機構主渠道作用,開展監測質量提升專項攻堅,通過優化報告流程、完善院內培訓機制、加強病例追蹤等措施,確保報告上報率、及時率、正確率。
會議明確,監測中心將持續強化監測隊伍建設,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全年監測工作任務的完成;不斷夯實監測基礎,構筑藥品監測與評價新的體系機制,從藥品質量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出發,適應監管重點由事前向事中事后的轉移;高度重視風險信號的識別與處置工作,不斷提升風險信號挖掘能力,完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全鏈條管理模式,為藥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支撐,筑牢公眾用藥安全防線。(葉陽歡)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