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醫藥行業融資形勢分析
2024年,醫藥市場逐步回暖,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共有54起成功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額突破53億美元,其中腫瘤治療領域是熱點。盡管IPO節奏有所放緩,但生物技術企業IPO仍取得顯著進展。
2025年,業界對IPO前景持樂觀態度,投資者信心堅定,預計IPO數量將增加。目前,多家生物技術企業已完成大規模融資,正在等待合適的IPO機會,預示著2025—2026年將是強勁的IPO窗口期。
規模龐大 創新療法和技術受關注
根據即刻藥數數據庫信息,2024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共有54起成功的IPO,累計公開披露的融資額突破53億美元,反映出行業蓬勃發展的積極態勢。Global Data高級分析師提出,腫瘤治療領域是2024年醫藥行業IPO的熱點,其中CG Oncology最終高達4.37億美元(2024年1月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板塊時籌集了3.8億美元)的IPO尤其引人注目,成為當年超大規模的IPO事件之一。
除了CG Oncology外,2024年還有多家生物技術企業成功完成了大規模IPO,涉及腫瘤治療、雙功能療法、雙特異性抗體等多個領域。2024年9月,Bicara Therapeutics成功進行IPO,潛在融資額為3.62億美元;Zenas BioPharma完成IPO,總融資額為2.25億美元。此外,MBX Biosciences也完成了IPO,融資額為1.63億美元(詳見圖)。這些企業的成功上市,不僅為自身發展贏得了資金支持,更為整個生物醫藥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動力與機遇。
節奏放緩 投資者信心仍然堅定
2024年一季度,生物技術企業通過IPO共募集資金37.2億美元。Global Data分析稱,這一數字是2023年四季度的6倍,為2024年生物醫藥市場發展奠定了積極基礎,并認為生物技術企業把2024年初的成功視為年內公開募股的契機。2024年二季度,生物醫藥IPO市場出現一定動態變化,有分析師認為,這可能與經濟不確定性和降息預期等因素有關。
從更長時間維度看,近年來生物醫藥行業IPO節奏趨緩。Sofinnova Partners董事長兼執行合伙人Antoine Papiernik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當前的投資環境呈現出兩極分化趨勢——少數企業憑借超大規模融資實現快速發展,多數企業仍在積極尋求風險投資資金以推動創新。這種資金分布差異凸顯了在資本市場相對緊縮的環境下,眾多創新者推進突破性進展時面臨的挑戰。同時,從科學角度看,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RNA療法、抗體偶聯藥物、核藥等10多年前涌現的概念,如今已成為創新療法的主流。
根據安永(Ernst & Young)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IPO趨勢》報告,盡管2024年三季度生物醫藥企業上市數量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但IPO數量較上季度卻增長了11%。同時,報告提出,2024年IPO的良好回報反映出,即使處于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投資者對生物技術領域仍然信心堅定。
此外,上述報告還顯示,2024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健康、生命科學和技術行業在美洲地區的IPO活動中,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融資總額均持續領先。安永全球生命科學交易負責人Subin Baral提出:“我們所見證的生物醫藥領域IPO活動更像是處于后期階段、產品相對成熟且風險較低的公司所采取的傳統策略,這與我們在2020—2023年經歷的IPO熱潮有所不同。”這展現出生物醫藥行業在不同市場環境下較強的適應性和發展潛力。
預期樂觀 IPO活動有望持續增加
全球醫療保健行業高層管理者和投資者對今年生物醫藥領域IPO保持增長充滿信心。根據杰富瑞(Jefferies)投資公司發布的2024年市場研究報告,20%的受訪者預測股權融資和IPO將在2025年生物醫藥領域的交易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而2023年持相同觀點的受訪者僅占6%。該投資公司稱,這些數據反映出自2018年調查啟動以來,業界對生物技術企業IPO前景的“最樂觀預期”。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4%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生物醫藥領域的IPO數量將有所增加。
安永的市場報告也傳遞出積極信號:盡管2024年底外部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今年生物醫藥領域IPO活動仍有望穩步增長。Baral表示:“許多投資者持樂觀態度,而投資者高漲的情緒本身就可能促使IPO窗口開啟。”
BioPharma Dive在其分析文章中提出了相似觀點。文章提出,2020—2023年融資熱潮中成立的生物技術企業如今已逐漸成熟,正在等待合適的IPO機會。匯豐銀行(HSBC)的數據為這一觀點提供了有力支持。據統計,2024年完成的超大規模融資(融資額超過1億美元)數量較上年大幅增長。考慮到其中一半以上的投資者是“跨界”投資者,他們能為企業上市牽線搭橋,匯豐銀行預測,2025—2026年將是強勁的IPO窗口期。
2025年伊始,Maze Therapeutics完成1.15億美元的D輪融資后,提交了IPO計劃書;1月底,企業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今年生物醫藥領域首個進行IPO的企業。BioPharma Dive將這一事件視為今年生物醫藥領域IPO表現的早期指標,認為Maze的成功上市,進一步印證了產品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生物技術企業更傾向于進行IPO。根據BioPharma Dive的統計數據,2024年上市的生物技術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產品處于Ⅱ期臨床試驗或更后期階段。
IPO市場歷來以不可預測性強著稱,2025年的具體圖景,只有在首批企業勇敢踏上上市之旅后才會逐漸清晰,而這一過程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和機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供稿)
(責任編輯:周雨同)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百舸爭流
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策略的探索和優化始終是腫瘤研究領域的焦點。過去10余年間,在晚期NSCLC全身治療策略方面最關鍵的突破當屬以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為... 2025-03-13 21:56全球生物醫藥行業融資形勢分析
2024年,醫藥市場逐步回暖,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共有54起成功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額突破53億美元,其中腫瘤治療領域是熱點。盡管IPO節奏有所放緩,但生物技術企業IPO仍取得顯著進展。 2025-03-13 12:3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