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哮喘兒童能暢快呼吸
兒童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影響著全球數百萬兒童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兒童哮喘的主要特征為氣道慢性炎癥導致氣道反應性增高,從而出現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尤其在夜間或清晨更為明顯。了解并正確管理兒童哮喘,對于減輕患兒癥狀、預防急性發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哮喘是一種多因素參與的復雜疾病,其發病涉及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發病的核心是氣道的慢性炎癥,慢性炎癥使氣道對各種刺激物的反應性增高,即氣道高反應性。當暴露于過敏原(如塵螨、花粉)、冷空氣、呼吸道感染或劇烈運動等觸發因素時,氣道會發生收縮、黏液分泌增加和炎癥細胞浸潤,并導致氣道狹窄和呼吸困難。
兒童哮喘的常見癥狀
喘息:呼氣時發出的高音調哨鳴音,是哮喘最典型的癥狀。
咳嗽:尤其在夜間和清晨,干咳或帶有痰液的咳嗽。
氣促:感覺呼吸費力,需要加快呼吸頻率以滿足氧氣需求。
胸悶:胸部有壓迫感或不適感。
夜間癥狀:夜間或凌晨頻繁醒來,伴有喘息、咳嗽等癥狀。
兒童哮喘的診斷通常基于患兒的癥狀、家族史、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常用的輔助檢查包括肺功能測試(如呼氣峰流速測定)、過敏原檢測、胸部X光片等。醫生會綜合評估這些信息來確診哮喘,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治療與管理
1.藥物治療
控制性藥物:用于長期控制氣道炎癥,減少哮喘發作,如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等。
2.環境控制
避免或減少接觸過敏原,如保持家居清潔,定期除螨,避免養寵物。
室內保持適宜的濕度和溫度,避免吸入煙霧、香水等刺激性物質。
3.健康教育
家長和患兒應接受哮喘知識教育,了解哮喘的本質、誘因及防治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哮喘藥物,包括吸入裝置的使用技巧。建立哮喘日記,記錄每日癥狀、用藥情況及環境因素,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4.心理支持
哮喘患兒及其家庭可能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預,增強應對疾病恢復的信心。
預防與監測
預防呼吸道感染:接種疫苗,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機會。
定期隨訪: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肺功能監測:定期進行肺功能測試,評估病情控制情況。
常見誤區與謠言澄清
誤區一:兒童哮喘會隨著年齡增長自愈。實際上,雖然部分兒童在青春期前可以自然緩解,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癥狀會持續至成年期,且長期未控制好的哮喘可能對肺功能造成永久性損害。
誤區二:哮喘只能通過藥物控制,無法根治。這是不完全正確的,現代醫學已經有許多非藥物治療方法,如免疫療法、生物靶向治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治愈哮喘。
誤區三:兒童哮喘無需關注長期預后。事實上,兒童時期的哮喘控制不佳可能影響心肺功能發育,增加成人期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風險。
日常護理與生活習慣
飲食調整:家長應了解孩子的飲食過敏史,避免食用過敏食物。同時,鼓勵孩子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增強免疫力。
規律作息: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有助于減輕哮喘癥狀。
運動鍛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適合孩子的運動計劃,提高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哮喘。
社會支持與援助
成立家長互助組織:定期舉辦哮喘知識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加強家長間的交流互動。
建立健康檔案:為患兒建立健康檔案,記錄病情變化、治療進展等情況,便于醫生了解病情并調整治療方案。
專業組織援助:向患兒家庭提供專業的醫療援助信息,包括就醫指導、專家會診、藥品援助等,減輕家庭負擔。
未來研究方向與展望
兒童哮喘的發病機制研究:深入探索兒童哮喘的發病機制,包括基因、環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以更準確地預測和個性化治療。
新型藥物研發:針對兒童哮喘,研發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如針對特定生物標志物的靶向藥物、基于mRNA的核酸藥物等。
數字化管理與遠程醫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兒童哮喘的智能化管理與遠程醫療服務,提高管理效率和患兒的生活質量。
疫苗研發:探索針對哮喘關鍵發病機制的疫苗,以期通過免疫療法從根本上改善和治愈兒童哮喘。
通過科普教育,我們可以提高公眾對兒童哮喘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幫助患兒及其家庭更好地管理和應對這一疾病。同時,持續的研究和創新也為兒童哮喘的治療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兒童哮喘患者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未來。(樂清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潘安直)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