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藥監局以中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開展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暨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深學深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助推天津市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7月1日,天津市藥監局走進天津同仁堂集團與企業共同開展“旗幟領航向‘新’行,凝心聚力謀發展”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并以中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舉辦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主任張伯禮院士,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以“中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題做專題報告,深入解讀“科技三會”精神、“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結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工作基礎、制約因素、重點任務等內容,聚焦“大藥做強、普藥做實”的目標,深刻闡述了以質量數字化為核心的中藥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和以“創新、綠色、高質”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創新工程。他對藥監部門主動走進企業、服務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的作風和主動跨前一步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市藥監局和同仁堂集團的黨員干部聆聽張伯禮院士專題報告后表示,深刻體會到作為中藥傳承創新發展事業中一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雙方黨員代表圍繞如何加快發展中藥新質生產力,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內容進行交流研討。天津市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桂林表示,張伯禮院士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守正創新,身體力行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古老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把中藥藥效物質和作用機理“講清楚、說明白”上邁出了重大步伐,作出了重大貢獻。張伯禮院士的專題講座對藥監部門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具有很強的啟示意義、指導意義。
會議強調,藥監部門必須順應時代要求,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和監管規律,要跳出監管看監管,在堅決守牢藥品安全陣地的同時,積極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監管創新深入融合,把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人才鏈、監管鏈有效貫通,全程服務中藥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加快轉化為中藥新質生產力。要牽頭搭建“中藥傳承創新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在目標維度上,聚焦建設中醫藥強市、中藥傳承創新轉化示范區、中藥卓越監管體系先行區;在生態維度上,打造研發創新、小試中試、通用制造、營銷服務、投融資服務五大平臺,一體推進創新生態、產業生態、安全生態;在路徑維度上,堅持喚醒沉藥、創制新藥、做強大藥、做實普藥;在組織維度上,會同組織市相關部門、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形成強大的“組織力”,共建生態,共促發展;在監管維度上,統籌推進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制度創新、數智賦能,探索出一條符合中藥特點,順應產業發展規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中藥傳承創新轉化之路。
活動中,黨員干部們重溫入黨誓詞,追憶入黨初心,參觀了天津宏仁堂“數字化智能提取制造項目”,聽取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制藥工程學院院長、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副主任李正關于“血府逐瘀膠囊智能制造及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構建及產業化應用”的現場講解,切實感受新質生產力帶給中藥生產的發展與變化,進一步增強了服務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中藥質量安全的信心和決心。(楊菲)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