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預防狼瘡復發 專家提醒患者規范治療及科學管理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董笑非 劉春蘭) 隨著夏日來臨,氣溫升高、紫外線強度加大,不少狼瘡患者憂心疾病復發。狼瘡患者在夏日應如何預防復發?一旦復發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健康威脅?哪些癥狀的出現,要警惕復發的可能?日前,皮膚與免疫疾病領域的專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向公眾科普狼瘡患者器官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規范治療和生活方式管理上降低復發風險。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高發于15—45歲育齡期女性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國患病人數高達百萬。據了解,作為一種累及全身多個系統的免疫系統疾病,SLE可導致腎臟、心血管、肺、消化系統、血液系統、血管、眼部等多器官、組織的損傷,并顯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風險。且由于疾病活動、反復復發和藥物毒性,SLE患者常存在多器官系統不可逆的損傷風險。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田新平表示,近年來,狼瘡患者10年生存率雖已提升至89%,但25—30年的長期生存率卻出現了斷崖式下降僅為30%,這與不可逆的器官損傷有關。
腎臟是SLE最易累及的器官。約40%—60% 的SLE患者起病初即有狼瘡腎炎,10%—20% 狼瘡腎炎患者在診斷5年之內可進展為終末期腎病,是導致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對于狼瘡腎炎患者來說,定期隨訪、及時治療、規范化治療三者缺一不可。由于狼瘡腎炎病情反復、病理類型復雜,定期隨訪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進展、評估腎臟的受損程度,才能及時制定合理、個體化的方案,減少復發風險。”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全國常委楊向東認為,保護腎功能是狼瘡腎炎治療的關鍵,這就需要患者遵從醫囑規范用藥。生物制劑的出現,可幫助患者在提高緩解率的同時,減少激素的使用量,降低藥物不良反應,保護腎功能。
然而,不少患者對于器官保護重要性仍缺乏足夠認識,未建立長期規范管理的觀念,往往會出于對激素等傳統療法的顧慮、診療服務便捷性不足等原因,一旦發現病情穩定后,就自行減量、停藥或不按時就診,不僅影響治療效果,且容易導致病情復發和并發癥,影響患者的長期生存和生活質量。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曾小峰強調,狼瘡的治療不僅注重短期內盡快控制病情,更需要重視遠期的器官保護。隨著臨床對狼瘡疾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創新藥物的出現,國內外諸多權威指南都對狼瘡的治療理念進行了更新建議,呼吁關注患者的長期預后,并強調器官保護對改善患者長期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另有研究表明,紫外線不僅是狼瘡發病的重要誘因之一,還是導致狼瘡復發、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夏季紫外線強烈,對此,曾小峰建議合理防曬來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照射,減輕皮膚炎癥,減少疾病復發。盡量不要在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出去,如果必須出去,一定要做好防曬防護。一旦突然出現長時間的發燒,身上出現紅斑、脫發,發生關節炎、關節腫痛的情況,及時前往醫院復查。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暑期又迎“摘鏡潮” 這些事項要注意
隨著中高考結束,暑假即將來臨,各地醫院眼科近視手術的問診量又增多了,其中不乏剛結束考試,前來咨詢的孩子和家長。近視手術人人都能做嗎?如何選擇術式?術前術后有何注意事項? 2024-07-08 14:30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