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23家國內創新藥企完成新一輪融資
據藥融云統計數據,2023年12月全球醫藥大健康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233起,與同年11月份數量相比減少8%。融資熱度TOP3細分領域分別為創新藥、醫療器械耗材、醫療/醫藥技術,融資事件數分別為81起、62起、42起。我國醫藥大健康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91起,與同年11月份數量相比增加22%。其中,醫療器械耗材領域熱度最高,共發生融資事件36起;創新藥次之,為24起。
在創新藥大類中,生物藥品、基因治療為資本關注的熱門賽道,腫瘤為熱門投融資疾病領域。從融資輪次來看,早期融資仍占多數;從融資金額來看,圣因生物、榮燦生物、多普泰制藥、輝粒藥業、達爾文生物、洛啟生物、君圣泰醫藥、鞍石生物、同源康醫藥9家企業融資額在1億元以上,其中鞍石生物獲得10億元的B輪融資(詳見表)。
圣因生物
成立時間:2021年7月
融資輪次:A+輪
2023年12月1日,圣因生物宣布達成超8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投資、元生創投領投,北極光創投、建發新興投資、元禾控股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啟明創投、雅惠投資、險峰旗云等持續加持。本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公司針對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介導性疾病等藥物管線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申報和臨床試驗,以及推進肝外遞送平臺的建設和藥物開發。
據了解,圣因生物致力于開發基于RNA干擾(RNAi)技術的新型小核酸藥物,在中國、美國均擁有研發中心。該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領先的核酸藥物化學修飾和肝內肝外遞送技術平臺。其小核酸產品研發涵蓋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類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領域。
榮燦生物
成立時間:2020年6月
融資輪次:A輪
2023年12月6日,核酸技術自主創新平臺型企業榮燦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越秀產業基金領投,陜投成長基金、張家港錦泰金泓基金、華方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助力該公司加速產品研發和團隊建設,推進領跑管線進入臨床研究。
據了解,榮燦生物致力于基因(核酸)藥物的開發及產業化,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酸藥物RTP研發技術平臺,研究和開發mRNA藥物,是國內稀缺的核酸類1類創新藥研發企業。公司核心專家在核酸遞送載體方面有10多年的市場化研發經驗,并在美國獲得了核酸遞送載體PCT發明專利,該載體被國內外多位知名學者用于研究mRNA和siRNA藥物的遞送。公司研發團隊還基于自主研發的化學結構庫,建立了mRNA 納米載體遞送系統,可以實現肺、肝、血管靶向遞送。
多普泰制藥
成立時間:2004年3月
融資輪次:股權融資
2023年12月12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碑林藥業與多普泰制藥簽訂股權投資協議。據此,碑林藥業將在投資協議約定的相關條件滿足后,以不超過1.8954億元收購多普泰制藥全資子公司多普泰醫藥科技27%的股權。待股權交割完成后,多普泰醫藥科技將成為遠大醫藥的重要聯營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多普泰醫藥科技是多普泰制藥的全資核心子公司,主要從事核心產品脈血康膠囊、脈血康腸溶片的生產與銷售。此次股權投資將開啟遠大醫藥與多普泰制藥的深度戰略合作,進一步鞏固雙方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市場地位。
輝粒藥業
成立時間:2020年12月
融資輪次:A輪
2023年12月13日,輝粒藥業宣布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長效緩釋微球制劑的研發和臨床試驗,以及新型藥物遞送技術平臺的拓展工作。
據了解,輝粒藥業專注于長效緩釋微球制劑及新型藥物遞送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致力于打造國際領先、自主創新的藥物遞送技術平臺。公司已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建長效緩釋微球制劑聯合實驗室,參與了3項科技部及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尺寸均一、載藥量高、釋放特性可控的長效緩釋微球制劑,并建設了均一微球制劑GMP全自控生產線,已有2款長效緩釋微球制劑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達爾文生物
成立時間:2016年6月
融資輪次:B輪
2023年12月15日,達爾文生物宣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石景山現代創新產業基金、上海韻鼓投資等眾多知名機構參與,融資資金將用于公司核心產品線——神經修復1類生物藥、創新生物耗材關節軟骨修復材料的臨床研發,以及研發生產團隊的加強。
公開資料顯示,達爾文生物初創于2012年,前身為北京銀杏德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了進一步推動生物制藥產品轉化落地,2016年正式轉型為北京達爾文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由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領投完成A輪融資。作為治療神經性疾病的重要力量,達爾文生物致力于細胞生物全產業鏈技術,其擁有的干細胞、免疫細胞、外泌體細胞科學技術,以及獨有的ECI WEP靶向蛋白提取工藝等核心技術,使其在創新生物藥物和生物耗材領域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研究成果,尤其在神經性疾病、卒中、阿爾茨海默病等領域成果突出。
洛啟生物
成立時間:2017年10月
融資輪次:B輪
2023年12月21日,洛啟生物(Novamab)宣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盛迪私募領投,老股東成都生物城基金加碼跟投,東方高圣、交銀國際擔任本輪財務顧問,B+輪融資正在進行中。融資資金將用于公司基于“吸入式大分子藥物研發平臺”自主研發的2款吸入抗體藥物的Ⅱ期臨床研究,以及進一步擴充團隊,補充企業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洛啟生物致力于納米抗體創新藥物研發,主要在研產品覆蓋呼吸系統、感染、眼科和腫瘤等熱門領域靶點。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建成2500余平方米的研發生產基地以及駱駝養殖基地;同時,還創建了基于納米抗體的5大核心技術平臺:納米抗體快速篩選平臺、畢赤酵母CMC工藝開發平臺、吸入式大分子藥物研發平臺、納米抗體長效平臺和納米抗體雙抗平臺,各平臺均具有非常獨特的行業優勢,能夠快速篩選出具有藥物活性的納米抗體藥物。
君圣泰醫藥
成立時間:2011年11月
融資輪次:IPO
2023年12月22日,君圣泰醫藥(HighTide)在港股上市,開盤破發,報11.92港元。截至當日收盤,該股報12.38元,上漲7.65%,市值63.73億港元。該公司公告顯示,此次發行股份數為2419.4萬股,每股定價11.5港元,所得款項凈額約1.941億港元。
據了解,君圣泰醫藥是一家全球一體化的新型生物技術公司,專注代謝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領域的重大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公司立足源頭創新,以患者的綜合臨床獲益和整體健康改善為目標,開發“First-in-class”、多功能、多適應證的創新藥。基于自主知識產權,公司已構建豐富的產品管線,在全球推進多項中、后期臨床試驗,開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型糖尿病(T2DM)、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癥(SHTG)、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和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等適應證。作為同類首創的多靶點新分子實體,其原創新藥HTD1801獲得“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并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授予2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1項孤兒藥資格認定。
鞍石生物
成立時間:2018年7月
融資輪次:B輪
2023年12月28日,鞍石生物宣布完成10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投招商和IDG資本聯合領投,燕創集團、凱輝基金跟投,現有股東貝恩資本繼續追加投資。本輪所融資金將用于推進鞍石生物管線臨床研究,開拓伯瑞替尼和安達替尼雙靶聯合的廣泛應用場景,積極推動中美雙申報的進程,加快潛在化合物的篩選和成藥推進,助力新藥獲批和商業化。
公開資料顯示,鞍石生物專注于抗腫瘤創新藥物的研發,擁有豐富的藥物研發管線,涵蓋肺癌、腦膠質瘤等多個腫瘤治療領域。伯瑞替尼腸溶膠囊是其首個商業化產品,這是一種高選擇性的口服小分子MET抑制劑,已于2023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上市,適用于治療具有間質-上皮轉化因子(MET)外顯子14跳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該產品第二個適應證的上市申請已于2023年10月獲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擬用于治療經放療和替莫唑胺治療后復發或不可耐受的、具有PTPRZ1-MET(ZM)融合基因的異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型WHO 4級星形細胞瘤或既往有較低級別病史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成人患者。
同源康醫藥
成立時間:2017年11月
融資輪次:D輪
2023年12月28日,抗腫瘤新藥研發企業同源康醫藥宣布完成近2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匯宇制藥領投,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長興金控和湖州人才基金等知名機構跟投,凱乘資本連續擔任財務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同源康醫藥成立于2017年11月,總部位于上海,是同時擁有藥物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高科技公司。公司專注于開發“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小分子抗腫瘤藥物,其中TY-9591已進入Ⅱ/Ⅲ期臨床試驗;TY-302已進入Ⅱ期臨床試驗;TY-2136b已在美國開展Ⅰ期臨床試驗,并于2023年9月獲得美國FDA授予孤兒藥資格(ODD)認定。此外,該公司RET、CDK7、CDK2/4/6、Exon20等管線也已完成中美I ND申報,快速推進至Ⅰ期臨床試驗階段。(藥融云供稿)
(責任編輯:劉思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積極擁抱產業變革新機遇 ——淺談 2024 年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策略
2023年,醫療健康產業進入后疫情時代,醫療需求逐步恢復常態,2022年的高基數效應導致的增速波動問題也有望在2024年全面解決,恢復平穩狀態。近幾年,生物醫藥行業政策頻出,在糾偏力度加大的新... 2024-02-07 09:29去年12月份23家國內創新藥企完成新一輪融資
據藥融云統計數據,2023年12月全球醫藥大健康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233起,與同年11月份數量相比減少8%。融資熱度TOP3細分領域分別為創新藥、醫療器械耗材、醫療/醫藥技術,融資事件數分別為81起... 2024-01-25 14:55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