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食藥檢所開展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調研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為更好推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專項“80種桂產特色中藥材配方顆粒制備工藝與質量標準及產品開發研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由7名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赴梧州中藥材生產基地,就自治區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現狀開展調研。
圖為調研組在高良姜種植基地查看藥材種質資源。
圖為調研組在中藥材培育基地查看藥材生長情況。
中藥配方顆粒是傳統中藥配方與現代制藥技術結合的產物。2021年2月1日國家藥監局等四部委共同發布《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該公告的落地也宣告施行了近20年的中藥配方顆粒試點時代的結束。國家藥品監管制度的改革和技術的發展進步為配方顆粒帶來發展新機遇,市場準入全面放開,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為更好推進自治區配方顆粒產業發展,調研組以特色民族藥品種為基礎,對廣西強壽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旺甫高良姜種植基地和夏郢五指毛桃種植基地、桑寄生基地,以及生產車間(提取及濃縮工序)、配方顆粒二車間(噴霧干燥)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初步了解以配方顆粒產品為標準要求的藥材生產基地基本情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的基本情況。
在座談會上,調研組指出,以豐富的壯藥、瑤藥等民族藥為資源,依托這些民族藥資源制作成的中藥配方顆粒產品有濃郁的廣西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但目前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產品仍存在質量標準缺失或較低、制備工藝和品種規格不統一而導致臨床調劑困難等問題。在此次調研掌握的基本情況基礎上,調研組將初步擬定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專項“80種桂產特色中藥材配方顆粒制備工藝與質量標準及產品開發研究”的實施方案,對特色民族藥配方顆粒基原確定、標準湯劑制備、生產加工工藝技術、質量標準研究、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及穩定性試驗等生產工藝與質量標準體系項目開展研究,形成省級標準并申報國家標準,推動自治區特色民族藥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發生產,助力打造廣西中藥配方顆粒品牌產品。(陳淑賢)
(責任編輯:王哲涵)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