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最大的醫藥市場之一,埃及未來有哪些機會?
埃及橫跨亞非兩洲,地緣優勢明顯,可輻射中東、北非,甚至歐洲。埃及人口數量已突破1億,是中東北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在該地區有廣泛的影響力。
據IQVIA統計,2017年埃及醫藥市場總額為27.2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60.4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17.3%,是中東北非地區最大的醫藥消費市場之一。
大力推進全民醫保,醫療投入未來可期
受經濟發展與支付能力所限,埃及前幾年醫療衛生財政撥款占GDP比率不足2%,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據世衛組織數據,2016年全球衛生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為7%)。受疫情影響,埃及2020/2021財年預算,已將公共醫療衛生支出增加至GDP的3%左右。
埃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主要由衛生部下屬中央醫院、高教部下屬大學醫院、國防部下屬軍隊醫院、內政部下屬警察醫院以及私營醫院及診所構成。全國現有各類醫院1798家,床位約13萬張。其中公立醫院為691家,占比38%,但床位占比高達77%。埃及公立醫院服務質量較低,造成私營醫院“分流嚴重”。雖然目前醫療服務供給以公立機構為主,但私立醫療機構發展迅猛,私立醫院、影像中心、院外實驗室等擴張很快。
根據埃及2030愿景,埃及政府致力于推動構建全面醫保體系。
2019年,埃及成立全民醫保局(UHA),醫保資金將主要來自參保人繳費,個人可以繳納工資總額的5%成為參保人,同時也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融資。新的全民醫保體系擬分為六個階段實施。2020年第一階段從6個省試點開始,計劃到2032年完成全面覆蓋。埃及現任總統塞西修憲后有望執政至2030年,使全民醫保的推進有了政治保障,未來醫療衛生投入有望持續增加。
醫藥監管沿襲西方,公立集采壓價強勢
埃及政府大力推動醫療用品管理機構改革,2019年新設立埃及藥品管理局(EDA)和埃及統一采購、醫療供應和技術管理局(AUPP)。
EDA是負責藥物管制、注冊、貿易和監督的唯一實體,為制藥和醫療器械實體頒發許可,規范藥品和器械注冊及定價流程等。所有在埃及生產、進口、銷售的藥品(包括原料藥)都需在EDA進行登記注冊,但注冊周期有時長達2-3年。埃及對成品藥進口限制非常嚴格,本地可生產的藥品,只向一家國外企業頒發對埃出口許可,其它藥品可放寬至5家。
AUPP是埃及官方唯一的醫療物資政府采購部門,由軍方領導,統籌負責政府采購計劃和年度預算編制,收取不超過所購產品價值7%的費用,管理產品和設備的運輸、分配、存儲和維護系統。在公立醫院提出采購需求后,AUPP統一組織招標采購。AUPP采購壓價非常強勢,有企業表示中標價為全球新低。
仿制藥競爭激烈,原料藥高度依賴進口
埃及醫藥工業始于20世紀30年代,在中東北非地區歷史最為悠久。
經過多年發展,埃及制藥工業初具規模,目前約有150余家藥品生產企業。其藥品消費90%可由國內供應,其中50%由大型跨國藥企在埃及工廠生產,40%由埃及當地藥企生產,剩余10%進口產品主要包括抗腫瘤藥、生物制劑等。
目前共有10余家跨國藥企在埃及設立了生產基地,規模最大的為葛蘭素史克,另外還有諾華、輝瑞、默克雪蘭諾、阿斯利康等。本土代表企業主要有Pharco Pharmaceuticals、 EIPICO、 Amoun Pharma、 Evapharma等。
埃及前十仿制藥公司
(數據來自:IMS)
埃及長期實行藥品限價政策,擁有嚴格的藥品價格控制和參照體系。埃及實行醫藥分離,除緊急藥物外,其余藥物主要依托藥品經銷公司的銷售網點進行銷售。
由于缺乏完整的化工體系,埃及制藥行業對原料藥進口依賴嚴重,目前90%的藥品生產原材料依賴進口。根據UNAIDs統計,埃及每年進口約18億美元的原料藥。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料藥生產國,埃及也是我國原料藥出口的重要市場,2019年我國對埃原料藥出口2.55億美元。
醫療器械市場前景看好,挑戰不少
埃及為中東北非地區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但受限于供應鏈和人才不足等因素,其并不具備完善的醫療器械工業體系,自給率很低,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傳統主要供應國有美國、德國、日本和瑞士等,其對西方國家醫療器械產品具有較強依賴性。
醫療器械注冊方面,埃方規定,必須具有CE或FDA認證方可在埃及注冊。在公立設備招標中,埃方帶有明確的產地歧視,品牌限定歐美日三地,最終中標的均是上述三地的企業。
根據之前埃及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招標結果可以看到,中標品牌主要包括美國的GE、 ZOLL、 Beckman;德國的Siemens、Draeger、 Maquet;日本的Toshiba、 Fujifilm、 Nihon Khoden等。但同時其公立市場集采價格競爭激烈,壓價很低,并且付款條件苛刻,也讓不少企業苦不堪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醫療技術和器械行業迅猛發展,以及像深圳邁瑞等為數不多在埃深耕多年的企業的努力之下,中國醫療設備在以埃及為代表的非洲國家市場的認可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未來隨著埃及醫療設備行業面臨更新換代,同時私立醫療機構醫療器械采購需求不斷增長,其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顯現。
疫苗先行,生物制劑合作前景廣闊
2021年4月,中國科興公司與埃及VACSERA公司簽署在埃及生產科興新冠疫苗的協議,埃及由此成為非洲大陸第一個同中國合作生產新冠疫苗的國家。
同月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與埃及的Minapharm也宣布達成協議,生產俄羅斯新冠疫苗Sputnik V。作為北非大國,埃及有望成為非洲地區的疫苗生產和出口中心。
通過疫苗的成功合作,埃及對中國的生物制劑等技術和產品有了更深的認識,而目前埃及在生物制品方面還較為依賴進口,未來在產品貿易以及技術轉移方面,中國生物制劑企業可積極尋求在埃及的合作機會。
(責任編輯:劉思慧)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