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具有浙江辨識度的新路子——浙江省藥監局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工作紀實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滿雪 實習記者陳思遠) 12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省域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完善藥品安全監管法規制度、構建藥品安全科學監管體系、健全藥品安全協同監管機制等七項重點任務,加快推進省域藥品安全治理現代化。文件的發布吹響了浙江省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沖鋒號角”。
事實上,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后,浙江省藥監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專題研究、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在搭建體系、創新技術和強化基層等方面積極進行工作部署,著力構建省域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四梁八柱”,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效。
構建體系 “四梁八柱”保駕護航
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構建省域藥品安全治理體系,需要從大處著眼。浙江省藥監局局長徐潤龍指出,該局積極探索、創新理念,著力構建政策體系、工作體系、支撐體系、改革體系,走深走實構建藥品監管“四梁八柱”的浙江路子。
為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浙江省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浙江省藥監局則進一步明確了深入研究浙江藥監能力建設的目標定位、“保安全、促發展、爭一流”的工作導向,以深化藥監體制機制改革和加強藥監管隊伍、監管能力建設為重點,以建立健全科學、高效、權威的藥監體系為路徑,對照《實施意見》,逐條逐項研究細化,讓具體工作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構建藥品監管治理體系要有政策體系保駕護航。浙江省藥監局統籌安全和發展兩個方面,推動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浙江省藥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聯合省經信廳等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浙江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浙江省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江省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為走深走實藥監能力建設的浙江路子提供了政策保障。
據了解,為構建起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工作體系,浙江省藥監局從打通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上下功夫。橫向上,推動省政府調整設立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由省長任主任,3個副省長任副主任,31個省級部門為成員單位,建立藥品安全約談、責任考核、督查督辦等制度,結果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市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綜合績效考核。縱向上,聯合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深化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完善市級藥品檢查機制建設的通知》,按照風險管控原則,構建藥品分類監管的“1+3+1+X”省市縣三級協同監管工作體系和力量統籌調配、干部雙重管理的“1+11”藥品安全職業檢查體系。
構建技術支撐體系是加強監管能力建設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浙江省藥監局充分發揮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龍頭外溢效應,打造協同創新基地,構建協同支撐平臺,促進提升省域整體檢驗檢測能力。
據介紹,該局搶抓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的新機遇,加快建設“生物醫藥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醫療器械檢測評價與創新服務綜合體”,并先行落地浙江省藥品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紹興濱海新區)、浙江省原料藥安全研究中心藥物創新檢測研究平臺(臺州),提升全省整體檢驗檢測能力。
創新賦能 推進數字化改革
推進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管大數據應用,是《實施意見》提出的重要任務之一。今年,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改革浪潮中,浙江省“數字藥監”建設推進藥品監管與產業數字化升級,為浙江省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4月上線的藥品生產智慧監管“黑匣子”系統,是浙江省“數字藥監”建設的一大成果。該系統按照“一盒管數據、雙向管安全、風險可預警、過程可追溯”要求,安裝在企業用于接收存儲關鍵數據的數據倉(黑匣子),自動收集企業生產源頭采集物料管理、生產工藝等影響藥品質量的關鍵參數,并進行數據內容智能校驗、風險信號及時預警,逐步實現非現場智能化監管。浙江省藥監局副局長陳魁曾指出,“黑匣子”把藥品監管數字化觸角深入到企業生產線上,把質量風險控制在產品出廠前,實現全覆蓋、全天候、全自動的藥品質量安全在線智控。
據了解,該應用已被評為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首批“最佳應用”和2021年國家藥監局智慧監管典型案例,并在全國藥品數智發展大會上作典型案例交流。
目前,“黑匣子”也已延伸應用到化妝品監管工作中。據介紹,在化妝品生產企業上線“黑匣子”,能夠使生產全程受控,加強內部質量管控,推動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此外,它所采集的數據可以作為實施信用分類監管的依據之一,從而提升監管的精準性和導向性。
除“黑匣子”系統,今年4月,浙江省疫苗全鏈條追溯監管系統正式上線,實現了全省疫苗監管流程再造、系統性重塑。系統能夠快速定位疫苗在流通過程中的冷鏈狀況,同時自動生成風險信息提供給監管部門,確保全省疫苗數據來源可查、去向可追。此外,今年以來,應用于藥品稽查辦案工作的“浙藥稽查”和應用于藥品檢查工作的“浙藥檢查”兩大應用已上線運行,讓稽查、檢查環節數據暢通,通過數字化提升監管能力。
浙江省藥監局積極在藥監工作中展開數字化改革實踐,為監管手段升級迭代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抓手,為逐步實現智能化監管、數字化管理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大大提升了省域藥品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
人才驅動 打造硬核藥監隊伍
落實政策、開展工作,都離不開人才驅動。讓全省藥監系統上下擰成一股繩,朝準同一方向使勁,就必須鍛造出一支素質過硬、能力出眾的藥監鐵軍。
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的意見》,對藥品檢查員隊伍建設提出要求。今年5月出臺的《實施意見》再次強調,要提升監管隊伍素質。
據了解,浙江省藥監局持續強化專業監管要求,打造“雙百尖兵”工程,推動藥品檢查能力建設。今年是該工程的“深化提升年”,在吸取往年經驗的基礎上,浙江省藥監局進一步強化省市高效協同,逐步建立和完善藥品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機制,努力實現核心監管人才數量、質量“雙提升”。
這一年,“雙百尖兵”工程不斷創新檢查員培養模式,培養出全省首批100名優秀檢查組長;探索推廣藥品檢查員培養的思路與經驗,探索建立省級藥品檢查員能力評估體系,制定省級檢查員資格標準,搭建省市縣三級檢查員培養梯隊……今年共開展各類學習和檢查活動1000余次,參與檢查員9000余人次,開展省級飛行檢查279家次。
與此同時,浙江省藥監局持續推進“執法雙鷹”工程,加強稽查執法隊伍建設,預計到2023年選育辦案“能手”“高手”100名。
培養藥監人才、提升藥品監管能力,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和群眾。為此,浙江省藥監局持續推進基層監管能力建設,深化基層專業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不斷優化柔性服務站建設。在該局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強基層藥品專業監管能力建設提升基層藥品安全治理水平的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加強醫藥創新和審評柔性服務站建設管理的若干措施》,鼓勵基層探索專業監管新機制新模式,實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干”,創新“站所聯動”機制,支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產業集聚的地區和產業園區建設柔性服務站,到2025年累計建設30個左右柔性服務站。此舉讓監管觸角切切實實與產業相連,與群眾相接。
據悉,下一步,越來越多的柔性服務站入駐浙江省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產業集聚的地區和產業園區,為廣大企業提供基本業務咨詢、申報資料預審、政策法規宣貫等服務,以強化全程服務、精準服務和聯動服務為目標,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助推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藥監能力建設的成效真正惠及廣大企業和群眾。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