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持續加碼醫療健康服務 中報顯示醫藥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34.5%
近日,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健康)發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告》(以下簡稱中報)。中報顯示,報告期內,阿里健康收入93.58億元,同比增長30.7%。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到81.19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以阿里健康品牌運營的自營藥房藥品收入占比達到64%,處方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7.3%,醫藥屬性進一步增強。截至報告期末,線上自營店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9000萬。
中報顯示,阿里健康的產品開發開支投入持續同比增加,總支出為3.23億元,增幅達40.7%。公司持續升級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投入智能化供應鏈建設。在自營業務精細化運營、用戶復診開方體驗、處方藥物合規安全等方面,阿里健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同時,繼續加碼醫鹿APP等醫療健康服務業務。
提升藥品服務能力
11月12日凌晨,天貓“雙11”購物節落下帷幕,消費者用“買買買”的形式表達了對健康的關注。阿里健康旗下天貓醫藥健康平臺上有14家品牌銷售額破億元,醫療器械、中醫藥、體檢套餐成為今年“雙11”購物節的爆款商品。以中醫藥為例,首次參加天貓“雙11”購物節的方回春堂、固生堂、小鹿中醫等14家知名中醫藥館,為消費者帶來上千種中藥飲片,11月1日零點至1點,天貓“雙11”第一波活動首小時,中藥相關藥品成交量同比增長近600%。
實際上,不僅是中藥,近年來,阿里健康不斷在供給側豐富商品品類。
作為國內醫藥健康品庫存單位(SKU)豐富、流程安全可靠的醫藥健康品領先服務平臺之一,截至9月底,已有超過2.5萬個商家入駐阿里健康醫藥電商平臺,較3月份增加3000個,且庫存數量超過4000萬個SKU,較3月份增加700萬個。豐富的醫藥品類,為消費者一站式購買醫藥產品提供了方便。
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阿里健康持續強化質控體系建設,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例如,阿里健康圍繞供應鏈,不斷加強供應商資質、商品質量和隱私面單飛行檢查能力,以保障商品質量和用戶信息安全;提供專科化和7×?24小時執業藥師咨詢服務,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得到專業的用藥指導。
在注重提升藥品安全性和豐富性的同時,阿里健康還在加強用戶購藥便捷度方面發力,積極拓展基礎設施建設。報告期內,阿里健康依托其12地14倉的配送網絡及智能化物流系統,“次日達”覆蓋城市增加至110個,配送時效由上財年末的50.1%提升至60%。
拓寬醫療健康服務維度
互聯網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空間限制,幫助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觸達基層用戶,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遠程醫療服務、互聯網診療服務、互聯網藥品配送、上門護理服務等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有序發展,促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合理運用”,政策的出臺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阿里健康一直堅定投入醫療健康行業。2020年9月,阿里健康App升級更名為“醫鹿”,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阿里健康依托“醫鹿App+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的在線平臺,以及包括疫苗、體檢、核酸檢測、口腔、心理、護理等醫療健康服務相結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多方面、多層次、專業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助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走向基層。
中報披露,報告期內,與阿里健康簽約并能夠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共有近14萬人,較上財年末增加了8萬余人。截至9月30日,醫鹿APP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00萬人。此外,阿里健康已與超過5500家公立和民營體檢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并覆蓋數千家社區醫院疫苗接種點。
不僅如此,阿里健康還致力提供普惠、優質的服務。中報披露,報告期內,阿里健康圍繞神經、心血管、腫瘤、免疫等疾病設立了12大健康關愛中心,使患者能夠獲得優惠好藥,以及專屬醫生、用藥隨訪、用戶患教、售后保障等一系列綜合慢病管理服務。自營業務服務的慢病用戶人數達到500萬,同比增長170%,除了為缺乏優質醫療資源的城市提供線上診療外,阿里健康還與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凌鋒公益基金會等組織一同開展基層醫生培訓公益項目,幫助提升縣域醫院臨床能力。截至9月底,項目已經覆蓋青海玉樹、四川阿壩、陜西渭南、甘肅禮縣、河北巨鹿等近300個縣醫院的5000多名基層醫生,累計培訓時長近3.5萬小時,累計培訓近5.6萬人次。
創新業務模式滿足用戶需求
基于用戶不斷提升的醫療健康需求,阿里健康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新業態,構建“醫+藥+險”閉環。
為了解決不少患者面臨的新特藥“買不到、不好買、不會用”等問題,10月15日,阿里健康大藥房發布“新藥首發扶持計劃”,為新藥首發加一把力。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數據顯示,2020年,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審評通過新藥上市申請208件,其中創新藥20個品種,境外生產原研藥品72個品種。對研發企業來說,需要在院外市場找到突破口,縮短產品觸達市場的時間周期。
為此,阿里健康推出“首發綠色通道”。一款新藥從報送平臺到上架首營,最快僅需3天,最長不超過7天,方便患者憑處方購買。藥品上架之后,阿里健康還將持續投入專項資源,讓這些藥有銷售通路、有患教場景、有營銷資源。在扶持計劃下,新藥能夠更高效地惠及有需求的患者。目前,羅氏、百濟神州等多家藥企已選擇在阿里健康自營藥店進行產品首發。
創新支付亦是阿里健康探索的重點。2020年10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今年6月中旬,杭州市醫保局與阿里健康宣布,上線杭州市網上購藥醫保在線支付試點項目。杭州市醫保參保人員只需在手機上簡單操作,就能享受“網上下單買藥,醫保線上支付,快遞配送到家”的便捷購藥服務。截至9月底,阿里健康已陸續開通杭州個賬、遼寧異地結算及廣州統籌醫保支付服務,18個城市可享受購藥醫保線上支付。
此外,阿里健康還積極擁抱產業,與行業伙伴合作。在重大疾病領域,阿里健康聯合零氪科技推出腫瘤數字化創新醫療服務,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加精準、便捷、完善的覆蓋全疾病周期、從醫到藥的優質醫療健康服務,助力提升疾病治療與服務水平。在數字化醫療服務方面,阿里健康與清赟科技合作,為藥企提供全營銷渠道整合和聯動的解決方案,讓更多的優質醫藥產品能更快、更好地惠及患者。在中醫藥服務方面,阿里健康與小鹿中醫深度合作,深耕互聯網中醫藥垂直領域,并推動優質中西醫資源下沉到基層地區。
隨著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政策的不斷推出,阿里健康將在政策的引領下,以患者為中心持續創新發展。未來,阿里健康將繼續加大在基層醫療服務領域的投入,在升級醫療健康服務平臺的基礎上,打造更多的創新模式。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漫長寒冬,警惕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三大營養素缺乏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全球約有30%-50%的兒童和成人體內維生素D供給不足。尤其是在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日照時間短,人們戶外活動量少,每天不能充分接... 2021-12-01 09:47阿里健康持續加碼醫療健康服務 中報顯示醫藥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34.5%
近日,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告》。中報顯示,報告期內,阿里健康收入93.58億元,同比增長30.7%。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到81.19億元,同比增長34.5%... 2021-11-29 20:3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