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劉成翠:用微笑趕跑“腫瘤君”
2001年,劉成翠正式踏入醫藥這個行業,至今已整整二十載。和很多同行一樣,劉成翠在醫藥院校畢業后,先從一名普通的藥店營業員做起。如今,她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能,成為了江蘇潤天醫藥連鎖藥房有限公司的執業藥師、執業中藥師。在她心中,能夠從事醫藥行業是幸運的,同時也責任重大。
過關斬將 比賽中屢獲佳績
2010年,劉成翠報名參加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并順利通過考試。
2014年,劉成翠報名參加國家執業中藥師資格考試。每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她擠時間學習,最終于2015年順利通過執業中藥師的考試。
2018年,劉成翠代表公司參加“江蘇省醫藥流通行業崗位技能大賽”。在比賽中,她的競爭對手是來自全省幾十家醫藥企業的幾百名選手。劉成翠憑借扎實藥學專業知識,通過理論考核和實操選撥,進入總決賽,取得了全省技能大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此外,劉成翠還代表公司參加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崗位技能大賽。被推薦參加更大平臺的技能大賽,對她而言是榮譽也是機會,她在興奮的同時卻又倍感壓力。
白天工作,下班回家她要準備參加比賽,剛剛一歲半的小女兒也正需要她的照顧,這讓她十分矛盾。短暫的思想斗爭后,劉成翠調整心態,她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不許退縮,不許不努力,要以最好的心態備戰國賽!
自此,她在漫漫長夜里歸納總結各種藥理知識,在上下班的地鐵上耐心刷題。最終她脫穎而出,以高分斬獲藥學理論考核全國第一,技能考核全國第一,綜合成績全國總冠軍的好成績。
提升技能 服務患者第一步
起初,劉成翠只是一名普通的藥店營業員,幾年營業員時光使她具備了基本的普藥知識與接待顧客的基本技能。由于工作努力、專業技能扎實,她被提拔為門店經理,開始嘗試一家門店的運營與管理。
2019年初,劉成翠被公司提拔至潤天慢病管理項目部,擔任部門負責人,帶領公司近60名執業藥師負責全省52家門店的腫瘤患者的慢病服務工作。不同于之前在普藥門店的工作,腫瘤特藥領域對劉成翠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極大的挑戰。
都說“久病成醫”,這句俗語在腫瘤特藥患者身上更是深刻的詮釋。在最初接觸的幾個咨詢中,劉成翠有時會被患者咨詢問題問到卡頓,甚至懷疑自己。因為卡頓而被患者質疑的“專業性”也讓她一度對這個崗位陷入迷茫。
面對特藥領域的專業缺陷,劉成翠決定開啟腫瘤特藥的學習之路。如今回想起腫瘤特藥領域的藥學印象,她覺得如果用一個字形容應該是“大”。大到她用4年“大藥學”專業+2本執業藥師資格證的所有技能,也hold不住一個個令人生畏的“單抗”“替尼”“西利”等通用名。
然而這并沒有打擊到劉成翠,她用了2-3個月時間在這些藥學詞匯中尋尋覓覓,熟悉這些藥品的相關知識,她對這些藥品進行分類,按癌種搭建特藥的用藥體系。如今的劉成翠,對腫瘤特藥領域的用藥體系完全了然于胸,已經能夠按照MTM的流程分析評估患者的用藥方案。
而當劉成翠逐漸熟悉了這些腫瘤特藥之后,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腫瘤領域的特藥知識體系龐大。這也激勵著她一直深耕,持續不斷地學習,直到現在,她每天都會擠出40分鐘去學習特藥知識、新藥知識。
在服務患者的過程中,劉成翠帶領團隊評估了4823名患者的用藥治療方案,先后對619名患者用藥依從性不佳的情況進行干預;在公司內部推出患者用藥依從性評估公式:依從性=(實際用藥量/理論處方量)*100%,量化評估患者用藥依從性情況。
專注患者內心 開展患者教育活動
隨著服務的患者越來越多,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也隨之越來越多。劉成翠發現,就算患者確診,他們還是會不斷追問 “為什么會得腫瘤?”“為什么會是我得腫瘤?”這樣的問題。
劉成翠和同事們在電話隨訪患者過程時,曾接觸到一位乳腺癌患者,患者剛接到電話時狀態很好,但聊到自己是一名患者時,不禁哽咽,然后直接掛了電話。
一通電話隨訪,讓大家心情相當沉重,正在糾結該不該給患者再撥回去的時候,患者主動打回來來說:“藥師不好意思,剛才情緒有點失控,感謝你們給我提供藥學服務。”這讓劉成翠意識到,患者實際上是在找尋一個能夠承載他們經歷的解釋容器,然后在慢慢接受自己得腫瘤的這一事實。
在跟患者的接觸過程中,劉成翠發現患者在確診初期不能接受自己病情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疾病帶給他們身體疼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們極大的自卑心理。
劉成翠感嘆,癌癥真的劃出了一道邊界,它把生活分割成了“以前”和“以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這些患者從疾病帶來的打擊中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
劉成翠想到了患者教育,“潤天好藥房和她朋友們的沙龍”就這樣開展起來了。活動通過省內多學科專家團隊,線下為患者講解腫瘤科普知識,現場為患者解疑答惑,引導患者們正確認識疾病,走出來,去社交。讓患者去接受“帶瘤”生存的理念,擁有“癌癥只是一種慢性病”的心理。
如今,這個活動不僅得到了專家的認可,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劉成翠的團隊收到了許多患者的感謝信,衷心地感謝他們的真誠、走心服務。
心系患者 始終做到行勝于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此時恰逢春節假期,很多潤天的員工在疫情知曉之前已經趕回老家過年。節后,由于疫情原因,外地同事基本不能返崗。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劉成翠向公司人事請纓,主動頂替“未返崗”員工去給那些住院的腫瘤患者配送。
疫情期間,每一趟配送都是艱辛的。劉成翠清楚地記得自己所配送的院區是必須穿過該院的感染科,要經過醫務人員嚴格的測體溫,各種外紅儀器的掃射。當時她的心中也有害怕,但是每每看到患者家屬感激的眼神,她的心中就又充滿了力量。
疫情期間,劉成翠的藥師團隊更是通過電話、微信等各種方式,確保對患者的用藥指導、用藥隨訪等服務正常進行。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作為一名藥師的職業責任感,真正的去踐行心懷患者,行勝于言。
“回顧整個職業生涯,從青澀到成熟,從迷茫到堅定,成長就這樣悄然發生;藥學之大教會了我不斷學習,不斷提升,服務患者教會了我堅守職業情懷;患者的認可,感恩讓我找到職業價值。”劉成翠始終承諾,會向著“最美”一直努力。她將用自己的力量,繼續守護生命的希望!
(責任編輯:宋佳薇)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