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品流通環節專項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近日,廣東省藥監局對外發布信息,2020年,該通過八個維度狠抓藥品流通環節專項整治,有序有力推進全省第二類精神藥品、中藥飲片、藥品網絡銷售、執業藥師“掛證”等4個專項整治(檢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抓責任主體推動企業自查整改
廣東省局結合年度監督檢查計劃下達,要求各地藥品監管部門組織轄區內的藥品經營企業圍繞4個專項整治(檢查)內容開展自查整改,限期提交書面檢查報告。重點報告內容包括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及流向、中藥飲片來源及質量、執業藥師注冊與變更、藥品網絡銷售是否登記并符合處方藥管理規定等,對未按規定提交報告,拒絕、逃避監督檢查等情形的,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強監督檢查。全省共1460家藥品批發企業、424家藥品零售連鎖總部、4.6萬家藥品零售企業上報了書面檢查報告,企業責任主體意識和合規經營意識顯著加強。
抓風險監測提升整治針對性精準性
該局緊緊依托“廣東省藥品流通電子監管系統”,開展藥品流通領域風險監測與定期風險分析研判。一是組織對企業上傳的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液體制劑、曲馬多等重點品種購銷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每季度形成《廣東省藥品流通電子監管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分發各地,加強對購銷第二類精神藥品數量較大、來源去向可疑等異常情況的檢查。二是密切關注執業藥師配備與變更情況,篩選出部分報考單位為非藥品經營企業、“掛證”風險較高的執業藥師452人,組織各地聯合社保、衛健等部門重點開展核查。三是連續三年委托科研機構開展廣東省網絡藥品經營風險監測工作,根據監測報告組織對線上監測到的涉嫌違規銷售處方藥等違法線索進行調查處置,做到監管有的放矢,取得了較高的核查“命中率”。
抓源頭流向把控整治重點環節
該局緊緊圍繞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第二類精神藥品、中藥飲片等藥品購銷渠道、購買方資質以及安全管理情況,個體診所、鄉(村)衛生院(所)、私營醫院等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開展檢查,嚴格落實“溯源檢查”要求,追查產地及生產廠家源頭,有效堵住非法來源。執業藥師“掛證”行為專項整治中,嚴禁各地自行降低標準新開辦藥品零售企業。整治期間主動注銷注冊證書的執業藥師數量達到2192人。
抓現場檢查糾治違法違規行為
該局集中精力做好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查風險堵漏洞,抓實現場檢查。第二類精神藥品專項整治共檢查批發企業412家次,該局中藥飲片專項整治共檢查中藥飲片生產企業408家次,藥品經營企業52761家次,使用單位13685家次,檢查中藥材市場商戶1716家次;抽檢中藥飲片2203批次。藥品網絡銷售專項整治中,“以網管網”線上線下結合,檢查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116家次,檢查藥品網絡銷售企業5168家次。
抓責任追究落實依法從嚴要求
廣東省局在第二類精神藥品銷售中查實存在問題的企業,共責令限期整改31家,給予警告行政處罰1家;在中藥飲片專項整治中,共移交稽查立案162宗,罰款58余萬元,移送公安部門2宗,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1家,采取告誡、約談、限期整改等措施836家次,采取暫停銷售、使用等措施4家次;在藥品網絡銷售專項整治中,共約談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和藥品網絡銷售企業29家次,公開曝光企業21家次,屏蔽或關閉網站29家,移交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5起;在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專項整治中,查實存在“掛證”行為執業藥師共132人,在全國執業藥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記錄,注銷其執業資格證書并予以公示,并通報其實際工作單位及行業主管部門,持續保持嚴查重處的高壓態勢和強力威懾。
抓部門協作形成監管合力
該局重視與公安機關、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的信息交流和溝通協作。近兩年來在特殊藥品專項整治中,共在檢查中發現10家次醫療機構存在特殊藥品購進異常或使用不規范,均及時通報給同級衛生健康部門進行了調查處理,涉嫌犯罪的還及時移交到公安機關。執業藥師“掛證”專項整治中,對在醫療機構或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均通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相應處理。
抓網上巡查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通過對藥品網絡銷售第三方平臺及入駐企業的重點監管,嚴控網售渠道,廣東省局為疫情防控牢牢守住退熱類藥品網上出口關。“管住一批平臺”,重點開展針對網絡電商平臺銷售退熱類藥品現狀的統計分析與風險監測,對無措施管控購藥風險的入駐企業實施禁售;“落實一項制度”,要求全省藥品經營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網絡銷售退熱類藥品,僅能通過“網訂店取”形式售賣;“開展一次約談”,約談大型重點網絡平臺及其物流配送企業、網上藥店,嚴格執行網售退熱類藥品信息登記報告制度;“強化一項巡查”,加大對網絡平臺風險監測及網上巡查工作,2020年共抽查入駐天貓醫藥館、京東醫藥館、1藥網等第三方平臺省內網上藥店3100多家次,對未落實防控要求的,移交當地藥監部門核查并責令其進行整改。
抓宣傳引導推進社會共治
廣東省局通過加大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推廣最小調劑包裝中藥飲片,在政府網站及時公布監管執法信息,在公共場所開展藥品科普常用知識和假劣中藥飲片辨別的宣傳等方式,提高人民群眾識別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共同維護、凈化藥品市場,確保藥品質量安全長治久安。(陳海榮)
(責任編輯:姜秀平)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