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李葉饒:邊疆藥師白族花 健康扶貧護萬家
推薦單位:云南省執業藥師注冊中心
云南大理云龍,光聽名字,你就能想象到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但是,這里也交通閉塞、封閉貧困。
這個位于茶馬古道上的小縣城,在交通較為發達的今天,從州府大理到縣城也還需要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每年雨季,若逢道路塌方,經常會出現交通中斷、長達數小時堵車。就是在這樣一個小縣城,出了一位鄉親們的“貼心小棉襖”,她就是一心堂云龍縣諾鄧鎮虎山路連鎖店駐店藥師李葉饒。
自小深山采藥,成為“雙證”藥師
李葉饒是白族人,出生在云龍縣長新鄉豆寺村,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草藥醫生,在缺醫少藥的邊遠村寨,父親憑借過人的醫術為周邊很多鄉親治好了病,十分受人尊敬。
隨著來找父親看病的患者逐漸增多,治病的草藥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使父親能安心給病人看病開藥,李葉饒經常和母親一起,行走于深箐山谷,幫父親挖采藥材。有時為了采到一棵好藥材,母女倆冒著跌落懸崖的危險,那時李葉饒的心總是懸著,她說:“為挖到好藥,手腳弄破是常有的事。采完藥一回到家,母親和我都要把藥材認真地清洗、切片、晾曬,有的還要用杵臼舂成粉末。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父親見我認真的樣子,十分歡喜,他會在百忙之中抽空和母親帶著我一起采藥,邊采邊講解草藥的名稱、用法和功效,這對后來我從事藥師工作幫助很大。”
正是因為從小經歷過與父母一起采藥的艱辛,李葉饒深知每一棵藥材的珍貴,也體會到了云南大山深處老百姓求醫問藥的艱難與不易。在滇西遙遠的大山深處,有的村寨因為不通車,村民求醫尋藥要走很遠的路,有的甚至要走一兩天才能到達醫療點,不僅耽誤病情,還增加后期治療難度?!澳菚r人們得了病,能得到及時救治,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從小耳濡目染的李葉饒默默立下志向,長大要像父親一樣為人們解除病痛。
2001年,李葉饒從大理州衛生學校社區醫學專業畢業,回到老家照顧奶奶,同時在村子里開了個小藥店,繼續跟著父親學習中醫中藥知識。通過開藥店,李葉饒接觸了除草藥以外的西藥、中成藥等產品,這激發了她更多的求知欲。
2009年,李葉饒一家搬到了縣城居住,縣城里有一家一心堂藥店,店里豐富的藥品品種、規范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了她。2009年12月,李葉饒順利加入了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了駐守西南邊陲偏遠縣鎮的一名藥店人。加入一心堂以后,她更加發奮學習,不斷補充專業知識,多次獲得公司舉辦的各項專業知識競賽“個人一等獎”和集團“季度服務冠軍”榮譽稱號。
2009年以前,執業藥師對于云龍這個小縣城來說,還是個新鮮概念,那時,云龍縣城的藥店沒有執業藥師。有了幾年工作經驗后,李葉饒向著更高的目標出發:決心報考執業藥師。當時,她已經成家,家里有小孩和年邁的婆婆,她白天在藥店工作,下班回到家要照顧老人和小孩,做飯、洗衣、做家務、檢查孩子的作業、督促學習.....一樣兒都不能落下。即便生活忙碌,李葉饒有空就拿起書本學習,每天晚上都堅持學習到凌晨,這位勤勞勇敢的白族金花,把一切閑暇片刻利用到了極致。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的努力,李葉饒分別在2014年、2019年考過了中藥、西藥“雙證”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成為“雙證”執業藥師以后,李葉饒有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但她舍不得這片養育了自己的山山水水和父老鄉親,毅然決定留在家鄉。
十年藥師歲月,一片真心付出
今年40歲的李葉饒,每天或站在柜臺前迎接進店的顧客,或在藥品區檢查整理藥品,或在店內自我學習提升。凡是有顧客進店,她都耐心詢問顧客的病癥,回答顧客的疑難問題,傾聽顧客的心聲,分析判斷顧客病癥,耐心細致地為患者開出最實用的藥方,服務好每一位顧客。
與外面的大城市相比,在這個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要服務好群眾實屬不易,因為當地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不識字,不會說漢語,用白族話交流就成了李葉饒最貼心的服務。
諾鄧鎮天池村有一位86歲的老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背有點駝,患有骨質疏松癥,行動極為不便。每次到藥店,李葉饒都給她端上一杯溫熱的糖水。奶奶是土生土長的白族人,完全不懂漢語。每次,李葉饒都會用白族話耐心地詢問她的需求,幫她配齊藥品,計算好用藥周期,反復叮囑用藥禁忌,并定期進行回訪。這也成了藥店對這位孤寡老人的特殊專屬服務。用當下流行話來說,老人是藥店的VIP客戶。李葉饒想,老人來一次不容易,必須設身處地地為她著想。老人也心懷感激,每次來都會帶上親手種的瓜果蔬菜等,身邊的朋友都親切地對李葉饒開玩笑說:“你家奶奶又來了。”每次遇到李葉饒去分部參加培訓,奶奶來店里拿藥見不到她,就著急地追問李葉饒的去向,生怕失去了這個“貼心棉襖”。
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到李葉饒家里串門,很多老人因為行動不便,無法到藥店買藥,就來家里找李葉饒說病情,每次李葉饒都會認真傾聽,記錄下每一位鄰居的情況和用藥需求,下班回家后,又挨家挨戶把藥和單據給老人們送去,并叮囑注意事項??吹剿麄冃腋5男δ槪钊~饒感到開心和滿足。
在休息時間,她也會帶上血壓計、血糖儀、用藥常識宣傳冊等,騎上小摩托,去交通不便的偏遠鄉村、大山深處,給當地的鄉親測量血壓、血糖,講解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識和安全用藥知識。小摩托載著她一路前行,一路傳遞著愛心,離開的時候,身后總會傳來鄉親們的叮囑:“阿妹,騎慢點,注意安全。”鄉音在山間飄蕩,格外動聽。
李葉饒與鄉親們之間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在諾鄧鎮附近幾十里的鄉親們心中,她已經成為大家離不開的健康天使與保護神,更是自己可信可親的自己人。
堅守職業道德,真情保護生命
一天半夜,電話突然響起,傳來一位母親焦急的聲音:“小李,我家孩子發燒了,要怎么退燒,吃什么藥好?”李葉饒第一時間想到這位顧客家住偏僻的農村,現在深更半夜,村子里面沒有固定的醫療點,進城急診又不現實,自己只能“遠程診斷指導”。通過詳細詢問孩子的體溫變化、發燒癥狀、日間飲食等情況后,得知孩子是因為消化不良引起的發燒。由于家里沒有相關的藥品,這位獨自照顧孩子的母親束手無策、孤獨無助。憑著豐富的中西藥專業知識,李葉饒想到按捏療法、物理降溫法和食療法,并通過視頻一步步指導這位母親給孩子做按摩和物理降溫,利用患兒家里有助消化的水果進行食療。李葉饒臨危不亂的專業指導,像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讓這位焦急的母親感到安心和溫暖。掛斷電話,李葉饒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一心想著等天一亮就坐班車給這位母親送點藥。第二天天剛亮,李葉饒就接到顧客打來電話:“小李啊,昨晚打擾了,半夜三更的,實在對不起,孩子突然發燒,我也是急得不知所措了,現在孩子的燒已經退了,謝謝您!”李葉饒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
還有一天,門店來了一位大爺,面色微黃,身形瘦削。進店后一直左顧右盼,顯得拘謹不安。李葉饒輕聲問道:“大爺,您是哪里不舒服嗎?”大爺說:“我從關坪來,患有慢性腎炎,最近老感覺小便不利索、不想吃東西、渾身乏力,有人推薦我吃抗生素消炎,我大老遠得跑來,你幫我看看什么消炎藥最貴、最好,讓我吃了趕緊好起來……”李葉饒一聽,趕緊告訴大爺:慢性腎炎的患者不能隨便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喹諾酮類抗生素是禁用的,只有適合病情的藥品才是好藥,貴的藥不一定適合,隨后幫大爺配了適合的藥品。兩周后大爺再次來到門店,激動地說道:“阿妹,我服用了你推薦的藥,感覺好多了,你真厲害!心腸還特別好,不是貪財的人!謝謝你了!”說著從布袋子里捧出一把核桃塞到了李葉饒的手上。
又有一天,一位30多歲的媽媽帶著8歲的女兒,來購買氟哌酸。李葉饒問其購藥原因,這位媽媽說是孩子腸胃不舒服、肚子疼。李葉饒在教課書上學過,18歲以下的兒童應忌用氟哌酸等喹諾酮類藥物,它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李葉饒立刻向這位媽媽耐心講解,并且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和特點,推薦患兒服用腸炎寧顆粒。這位媽媽聽取了建議,感激地說:“幸虧遇到你教我怎么能合理用藥”。
李葉饒說,執業藥師是敬畏生命的人,是有道德底線的人。她最大的挑戰和努力的方向就是:針對病情服務好每一位顧客,對癥下藥,力爭藥到病除。
疫情挺身而出,顧客永遠第一
這么多年,李葉饒忘不了父親對自己的教誨,忘不了故鄉那片山水。做一個好藥師,服務社會,就是李葉饒的初心。李葉饒說:“作為執業藥師,無論何時何地,不忘初心,永遠把顧客放在第一位,是我的人生信條?!?/p>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很多人頓時手足無措。李葉饒知道,作為一名藥店人,此刻必須挺身而出?!拔沂且幻麍虡I藥師,這時的我,應該是團隊中的‘急先鋒’,鄉親們的‘定心丸’”。于是,從大年三十,李葉饒毅然選擇堅守,不停工、不休息,卸貨搬運、驗收藥品、上柜配藥,任勞任怨,不言退縮,同時根據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合理推薦藥品,教大家正確佩戴口罩,合理使用消毒用品,用一顆真心陪伴、安撫緩解人們的恐慌情緒……她堅信,春天會到來,陽光會重現。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心堂“一心做事、以心換心”的經營理念。
一直以來,李葉饒為自己能成為執業藥師感到無比自豪,看著顧客在她的專業指導下康復起來,是她最大的欣慰,當地人們用一首詩稱頌李葉饒:
一心為民護健康,
二證藥師駐邊疆,
三尺藥柜守村鄉,
四十年華衛一方,
五更勤學皓月窗,
六日守崗業不荒,
七村八寨送藥湯,
八十山路腳下蹚,
九技榮譽呈鏡框,
十余光陰敬業光。
(責任編輯:郭厚杰)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