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滕萍:做有專業有溫度的生命護航者
推薦單位: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37歲的滕萍,是天津天士力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萬全道店的店經理兼執業藥師。自2002年加入藥品零售行業,18年日積月累,使她從一名青澀的天津中醫藥大學畢業生,成長為門店經營的“好管家”和患者朋友的“貼心人”。2015年被集團評為杰出貢獻獎;2018年和2019年獲得董事長嘉獎;2017年參加由“中國藥店雜志”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藥店”健民集團龍牡杯全國金牌店長評比,榮獲“金牌店長”稱號;2018年參加“同仁堂杯”第四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崗位技能競賽,進入總決賽。
學習上與時俱進,工作中體現“工匠精神”
滕萍所負責的天津天士力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萬全道分店,位于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對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是一家天津市三甲綜合性全科醫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門店客流量大、綜合用藥需求大,既是社會藥房、又承擔著DTP藥房的角色,無疑對執業藥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堅持學習、掌握最新的藥學信息并應用于工作中,是滕萍一貫的堅持。除了公司組織的培訓,滕萍經常利用業余休息時間充電自學,積極與醫院科室醫生交流有關用藥指導內容,積極參加線上的專業會議、藥學知識講座。有了扎實的專業基礎,使滕萍在與顧客患者的溝通中對答如流,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一些安全用藥常識及藥理知識。
例如,在接待腎病綜合征患者購藥過程中,滕萍就會提醒患者:定期去醫院復查尿常規、血液生化測定、腎功能檢查等等。面對患者水腫和體重增加的情況,滕萍會及時告知患者注意飲食習慣,每日不要進食高蛋白食物;有些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經濟條件所限,會使用到環磷酰胺這個藥物,而此類藥物可造成肝臟損傷,滕萍就會明確告知并提醒患者,在用藥指征及療程上嚴格按照醫囑。
在門店服務的患者群體中,慢病患者的比重很高。滕萍認為,慢病人群相較于其他人群來說,更需要藥師進行長期的藥學監護。除了保證患者用藥安全,引導人們樹立健康意識、培養科學的生活習慣,也是執業藥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滕萍對每一位慢病患者顧客都會堅持溝通回訪、貼心指導,摸清患者生活中慢病管理的“難點”,精準出擊,各個擊破。
75歲的王叔叔是店里的一名慢病患者,經常來購買降糖藥。偶然的聊天,王叔叔說出了自己的苦惱——患糖尿病9年,每天除了口服降糖藥,還要注射胰島素,但血糖卻總是居高不下:早餐前空腹血糖也有8.9毫摩爾每升,目前視網膜也已經發生了病變。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
滕萍像嘮家常一樣,詳細了解王叔叔的生活習慣:原來王叔叔有愛吃高油的食物的習慣,并且很少運動,每天吃過早飯后都會在沙發上坐一上午。找到了不良生活方式的原因,滕萍開始有針對性地跟王叔叔作指導:首先,給王叔叔講了一些真實的患者情況,讓王叔叔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其次,精心為王叔叔做了飲食推薦,還把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準則編成順口溜:一杯鮮奶一個蛋,每天都吃雜糧飯。一塊海帶一把菇,半斤鮮果一斤蔬。一兩鮮魚一兩肉,最好再加一把豆,一萬步七杯水,吃動平衡不后悔,通過微信發給王叔叔和老伴。淺近明白的順口溜,老人家讀幾遍就背得滾瓜爛熟,每次買菜做飯都照著順口溜行動。僅僅一個星期,電話中就傳來了王叔叔的好消息:餐前血糖從之前的8.9毫摩爾每升降到了8.3毫摩爾每升。
成效初顯,王叔叔對滕萍更加信賴了,第二個星期又開始在滕萍指導下做運動:每天吃過早飯一小時,都會下樓去河邊遛彎,每次一個小時左右,因為餐后一小時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往往血糖達到最高值,適量的活動可以增加體內的消耗,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除了直接指導王叔叔進行血糖管理,滕萍還特別注意讓患者親屬接受必要的糖尿病知識教育,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次公司組織的糖尿病講座,滕萍都會叫上王叔叔和老伴一起參加。在滕萍堅持不懈的的貼心指導下,王叔叔的血糖降下來了,精神狀態越來越好,王叔叔也和滕萍處得像一家人,一有時間就會專程坐車來到藥店看她。
店里像王叔叔這樣的顧客還有很多。每一次跟患者的溝通講解,滕萍就好像在進行一次專業闖關。雖然工作任務繁重,但她樂在其中。同時,作為一名店經理,滕萍認為光自己學還遠遠不夠,自己應該成為一個“知識源”,帶領店里其他藥師和店員一起學習。為此滕萍經常和大家開交流會、學習會,上班沒有時間,就工作之余在微信群里進行在線學習或直播學習,定期匯報學習成果。
在滕萍的堅持下,萬全道店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門店的人氣變旺了,關聯銷售變多了,服務更專業了,門店的口碑越來越好,新老顧客對門店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在服務顧客的同時,滕萍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成就感。
把顧客當親人,在服務中踐行“醫者仁心”
多年的藥學服務工作,讓滕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理念,那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顧客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專業的藥學服務和貼心的親情服務。秉承這個信念,在日常的工作中,滕萍將顧客當作自己的親人對待,想顧客之所想,盡己所能滿足每一位顧客的需求。
2020年2月17日,滕萍像往常一樣在門店服務顧客,只見一名80歲左右的老人步履蹣跚地走進了藥店。滕萍趕忙迎上前去,詢問之下得知,老人自己去醫院看病,取藥后卻看不懂處方的用法用量,便來到藥店詢問。滕萍看了一遍老人手中的藥品,發現大夫在病歷本上開具了四種藥品,可是老人只取了三種。根據以往的經驗,滕萍斷定是大夫少開具了一種。但是門店距離醫院門診還有幾百米的路程,讓這么高齡的老人獨自返回醫院詢問,滕萍實在不放心。于是她決定自己替老人跑一趟。
正值疫情期間,沒有網上預約號的患者,根本不允許進入醫院。滕萍和醫院門衛反復溝通,解釋了又解釋,終于進入科室為老人開具了落下的藥品。回到藥店,滕萍為老人一一注明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還不忘并叮囑老人安全到家后再給店里來個電話。老人眼含熱淚,只是一再鞠躬,感動得說不出話。
“沒有安全的藥物,只有安全的藥師”,作為一名執業藥師,除了用親情服務患者,更重要的,是用專業守護患者的健康
同樣在疫情期間,一天,店里忽然匆匆跑進來一位女士,一進門就一疊聲地說要買皮膚藥膏。滕萍趕緊迎上前,詢問之下得知,這位顧客的女兒臉上奇癢,用手一撓,整個臉都是大片紅斑,附近兩個醫院都掛不上皮膚科當天的號,無奈之下就帶著孩子的照片來到藥店,想買點皮膚藥膏先涂上試試看。
經過詳細詢問患兒的發病情況和癥狀,滕萍建議這位顧客不要在孩子的臉上亂涂藥,因為好多皮膚藥都有色素,貿然使用容易沉淀在臉上難以祛除,必須經過專業的醫生診斷后再用藥治療。在滕萍的耐心勸說下,這位顧客打消了自行買藥涂抹的念頭。
2020年7月1日,這位顧客在天津“今日頭條”中發布了一篇文章,專門記錄了這個小故事,題目就叫《這個藥店的護士真靠譜》。雖然誤認為藤萍是“護士”,但得到顧客認可,藤萍心里還是很高興。有藥不賣,或許有人會說滕萍“傻”,可為了患者顧客的健康和安全,滕萍愿意一直做這樣靠譜的“傻子”。
是“嚴師”也是好大姐,在帶教中傳承初心
天津天士力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作為全國藥品零售行業50強的連鎖企業之一,承擔培養專業人才的社會責任,每年安排部分藥學相關專業學院的學生在門店見習,為他們提供成長平臺。萬全道分店每年有1—2名見習學生。因此,除了日常經營管理之外,滕萍還承擔了帶教工作。
在帶教過程中,滕萍既是嚴師,更是益友,對待店里的年輕人就像是自己的姊妹一樣。對他們“傳、幫、帶”,滕萍從來都是傾囊相授、毫無保留,還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帶教經”。
首先,夯實專業基礎。嚴格要求實習生每天做好筆記,例如:商品的“五知道”,藥品通用名稱的縮寫,常用藥物的化學名和商品名,藥物之間的配伍與禁忌等相關知識。滕萍還整理了藥品中英文的縮寫,商品名和通用名的對照,藥品用法用量的中英文縮寫等,定期對實習生做考核,考核中出現的錯誤,仔細講解,耐心輔導,直至完全掌握。
其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服務中進行專業指導。滕萍特別結合藥店的實際情況,將專業知識轉換成顧客能夠接收的生活化語言,比如順口溜、形象化比喻等,在服務顧客的同時,讓實習生觀摩,每天還要進行復盤總結,進一步梳理注意事項,將安全合理用藥的準則和親情服務理念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灌輸到每一位實習生的心里。
勤奮敬業,激情逐夢,在未來的日子里,滕萍將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思想意識和專業能力,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用高度的服務熱情服務廣大患者,書寫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郭厚杰)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