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食品小作坊:傳承“非遺”文化,向“精優特”發展——望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探索發展調查
望城歷史悠久,千年銅官窯、靖港古鎮、新康戲鄉等湘江特色古鎮群彰顯深厚文化內涵。望城有味道,特色食品小作坊散落在古鎮,十里飄香,淵源流傳。近年來,望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特質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有機結合,打造了示范性的“望城非遺六品”特色小作坊,對非遺文化傳承、百姓生活質量提升、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
時代發展謀新篇,作坊改造煥新顏。新時代發展路上,望城食品小作坊今昔兩重樣。望城市場局著眼民生、貼近實際、合規指導服務小作坊,引導食品小作坊向“精優特”方向發展。
“反向操作”監管食品小作坊
“多虧了市場局幫扶給我發證,我現在生產條件好了,生意也更好了!”新康邱氏腐乳的邱舟自信地介紹。邱氏腐乳是祖傳五代傳承“非遺”技藝生產傳統美食,因其口感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深受老百姓喜愛,經過120多年的傳承升華,當地享有盛名。
2017年長沙市頒布實施了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對包括腐乳類發酵性豆制品采取限制生產許可,當時邱氏腐乳作坊面臨著被取締的窘境。然而,當時望城區市場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對其實施了一波“反向操作”,不但沒有取締,還幫扶技術指導合規生產,符合生產條件和質量可控驗收后,審批了作坊生產許可。
“邱氏毛乳他爹當兵上過戰場,現負傷在家,兒子邱舟老實伢子,一邊忙做毛乳還一邊照顧父親。如果能就近解決實際問題,何樂而不為叻?”時任分管局長許德山在局務會上斬釘截鐵的表態。隨后在望城市場局堅定支持和幫扶下,邱氏腐乳作坊不斷改進完善,并借助電商平臺積極擴大銷售,生產經營不斷上新臺階,今年又花50萬改造生產車間和形象建設,在靖港古鎮和銅官草市新開兩家品牌門店,年銷售額已突破了200萬。
“食品加工小作坊符合條件的都應該支持幫扶,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我們都要一起來想辦法,群眾叫好才是真好!”望城區市場局黨組書記朱飛躍同志調研小作坊時總結道。
因地制宜規劃食品小作坊
食品加工小作坊一般都分布于城鄉結合部位,聚于集市,散在鄉村。在望城黃金園村有一家100多年的老的粉絲廠,“我曾祖父李自義在1911年前后創辦了‘李氏粉行’,純手工加工生產蠶豆粉絲,運往長沙協和粉站。1958年個體作坊轉為白馬公社群力大隊集體企業,更名群力粉廠,生產的’芙蓉牌’粉絲是長沙市外貿局出口產品,遠銷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改革開放以后,集體改制后經營不善,就長期停產了。”現在粉絲作坊傳承人李松柏講述?!叭绻軌蛞虻刂埔?把現有的舊地址和老工匠手藝利用起來,把原來老黃金園粉絲作坊恢復起來,那就是幫大忙咯!”黃金園村支書記向區市場局反映。
區市場局將黃金園粉絲納入“非遺六品”一并精心規劃,現場指導從改棚戶變磚瓦,從翻新舊設備設施到隔墻分區,從整潔消毒到排污環保等等,組織其他小作坊觀摩宣貫:“做食品不但要味道好,還必須要干凈衛生,生產過程合規才行!”
經過幾個月的改造,望城“非遺六品”小作坊全部實現了“生產環境干凈、生產過程合規、文化宣傳上墻、人員意識到位”的要求,頒發了食品小作坊許可證?!斑@幾月變化太大了,再辛苦也值得!”皮膚曬得黝黑李松柏自信欣喜。
“下一步,我局還將探索在靖港銅官等地,靠近古街集鎮區域設立食品特色小作坊集聚區,依靠當地街鎮支持,進一步做強做活本地特色食品產業!”望城就規劃進一步因地制宜發展小作坊已經在行動。
量體裁衣重塑食品小作坊
望城銅官窯盛名遠揚,歷史興盛時期這里“十里陶城、百座龍窯、萬名窯工”。銅官壇子是主打產品,坐擁800多平方恒溫高濕的醬菜地窖,陶壇與窖藏醬腌菜催生造就出獨具風味的“陶蔬戀窖藏壇子菜”。
“老技藝、老陶壇、老地窖是陶蔬戀銅官窯壇子菜缺一不可的要素?!碧帐邞賶硬藥煶凶孑?其非遺技藝傳承人李旭繼承了祖父原銅官醬廠的加工技藝,通過升級總結低溫窖藏、自然發酵等工序,成功總結出一套壇子菜制作秘方,產出醬香濃郁悠長、鮮亮脆爽的特色醬腌菜產品。
早些年,李旭開辦了食品公司,投資購置設備建了食品加工廠,申辦了食品生產許可證。“辦廠投資太大,壇子菜沒有太多利潤,這些年總是虧損,可能也是精力有限,管理不善?!崩钚耖_辦的食品公司一度面臨倒閉困境。
“你的特點和能力還是在窖藏壇子菜的加工技藝!”區市場局領導一針見血指出,“要量體裁衣,返璞歸真,傳承技藝做好產品,才是出路?!痹趨^市場局引導下,李旭決心蛻廠為坊,改加工車間變身作坊,投資僅百萬,把原有的特色地窖與加工制作區連接起來,并按食品生產嚴格要求調整布局和設置,重新設計產品包裝,她全身心投入生產,傳統窖藏壇子菜重獲新生。
多元和諧培育食品小作坊
望城茶亭鎮西湖寺村的黃藥子鋪小作坊,古色古香的涼亭院落和“八春堂”酒莊坐落在景色優美的田園中,空氣中濃郁的酒香撲鼻而來。黃家百年老宅、黃家家風文化墻、非遺酒文化、特色酒莊酒窖、田園民宿等多種元素在此和諧共生,引領著美麗鄉村新時尚。
酒香也怕巷子深,作坊優品推廣難。在望城市場局幫扶下,2017年本地農村優秀青年梁春回鄉創業,投資200余萬創辦了長沙黃藥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原黃藥子酒坊修繕改造,發展鄉村旅游,并繼承傳統把黃藥子酒曲申報非物資文化遺產,向游客展示傳統的釀酒過程,同時將酒按年份窖藏,逐步提升生產規模,使鄉村特色自釀窖藏酒的酒香飄向更遠地方。
“吃的東西還是越原生態,越接近自然更好!”區市場局鼓勵像梁春等有志青年回鄉創業實現夢想,積極在鄉村試點,培育一批特色食品小作坊,帶動解決鄉村閑散勞動力就業。區市場局還結合了其他農業基地辦蔬菜加工作坊、休閑垂釣基地臘魚作坊、生態田園餐飲基地臘肉作坊等,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更多傳統原生態食品加工品原生態的韻味。
特色文旅配套食品小作坊
望城靖港古鎮自古繁華之地,文化底蘊厚重,現仍完整保留了歷史的原貌。近年來,隨著靖港古鎮旅游大開發,為地方特色小食品帶來了更大的商機。在古鎮景區有一家“郭福娭毑小缽子甜酒”的老店鋪遠近聞名,店鋪主周海成和袁輝傳承了祖輩的釀造手藝,把一碗小缽子甜酒做精做優,讓來往游客有幸邂逅到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但是,“郭福娭毑甜酒品牌還不夠響;依托前店后廠的模式,量上不去;沒有生產許可證不能上電商平臺;品牌意識產品標準意識不濃易被仿冒等”。區市場局在文旅配套幫扶過程中就直接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通過一系列指導幫扶措施,郭福娭毑甜小作坊重新擴建裝修,并在選材、工藝、環境衛生等方面嚴格標準,獲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制定了小缽子甜酒的企業標準,商標包裝標簽都注冊升級,頒發了食品小作坊許可證,實實在在的補齊短板,為小缽子甜酒增產增收打通了經脈,也是為文旅景區發展配套試點和示范。
靖港小缽子甜酒只是個縮影,還有包括靖港香干、靖港八大碗、糖油粑粑、米豆腐、香辣魚尾、小麻花小花片等等,讓地方食品小作坊合規生產合法經營,使其產品正宗,獨具風味,往湘江古鎮群特色文旅金子招牌增光添彩。
市場需求催生食品小作坊
“以前誰想得到一碗扣肉一天能買幾百上千份?”望城金山橋“彭家老屋梅菜扣肉”第四代傳承人彭波驚訝市場發展迅速。他做了十幾年廚師,師從湘菜大師周賽群,祖父彭漢章秘制“彭氏蒸肉”技藝不斷傳承和改進,現采用傳統工藝,精選五花三層,肥瘦比7:3的新鮮土豬肉,土法腌制的鳳尾菜做成的梅干菜,用祖傳26道工序精心做成一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的梅菜扣肉。
“現在是‘粉絲經濟’,要把美食產品進行有效地推介。”彭波介紹,他把自己制作扣肉的過程和工序拍成短視頻,上傳網絡宣傳推廣,已經吸引近百萬粉絲,非遺扣肉成了“新晉網紅”。區市場局合規指導像“彭氏扣肉”等作坊,幫助其找準市場定位,同時也釋放了較大的市場潛力。
有效的市場更需要有為的政府。今年以來,望城市場局面對疫情影響,順勢而為落實“六穩六?!辈渴?合規幫扶一批有文化品質及市場基礎的食品小作坊,摸索出了一條本地食品小作坊監管和發展道路。(長沙市望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供稿通訊員徐步城)
(責任編輯:郭厚杰)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東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疾控中心定期開展監管領域核酸檢測工作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永州市東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東安縣疾控中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上下聯動,積極開展市場監管領域核酸檢測工作,牢筑食品安全防線。 2020-11-09 14:52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