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
一、展示目的、內容及科學原理
1、展示目的
展項通過趣味的互動活動,展示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各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及其來源的主要食物,引導公眾建立科學合理膳食的習慣。
2、展示內容
展項設置兩組互動活動,包括“營養秤”與“缺一不可的七大營養素”。
(1)營養秤
由稱重裝置、觸摸屏及多媒體系統、人體模型構成。
人體模型上裝置觸摸屏,參與位置為一臺與觸摸屏相聯的稱重裝置。
無人參與時,觸摸屏播放待機動畫。當參與者站到參與位置時,稱重裝置會稱出參與者的體重,并顯示于屏幕中。參與者需根據提示,操作屏幕輸入性別、年齡等信息,系統會根據信息資料計算出參與者每日的所需能量及一天中七大營養素的基礎參考攝入量,并講解七大營養素的作用、特點,以及各種營養素的食物來源。
(2)缺一不可的七大營養素
展項由圓盤、觸摸屏及多媒體系統、代表7種營養素的試管及燈光系統構成。
圓盤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裝置觸摸屏,其內設有20種食物選項;下部分設有裝置不同顏色燈光的7組試管,代表7種營養素,如蛋白質、水、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糖類)、維生素、礦物質。
互動活動中,參與者操作觸摸屏,選擇一種食物,經系統檢測后,試管中點亮不同顏色的燈光,燈光點亮的高度與相應食物含有的營養素比例相對應,幫助參與者直觀地了解各種食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營養素比例,了解不同食物的不同營養構成。
3、科學原理
營養素是指食物中可給人體提供能量、構成機體和組織修復以及具有生理調節功能的化學成分。凡是能維持人體健康以及提供生長、發育和勞動所需要的各種物質稱為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三大類。
三種供能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各有特點,合理的攝入量和比例,對保持合適的體重,維護人體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常人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
蛋白質:每人每公斤體重供給1-1.5克,占總熱量的12%~14%.
脂肪:每人每公斤體重供給1~1.2克,占總熱量的25%~30%.
碳水化合物:每人每公斤體重供給4—6克,占總熱量的60%~65%。
碳水化合物是供給人體能量的最主要、最經濟的來源。它在體內可迅速氧化及時提供能量。腦組織、心肌和骨骼肌的活動需要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充足時,人體首先使用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從而避免用昂貴的蛋白質用來提供能量。
蛋白體在體內的功能主要是構成體蛋白,而供給能量不是它的主要生理功能。蛋白質為人體各器官提供生長和消耗的補充,蛋白質約占人體重量的16%-20%,用來制造肌肉、血液、皮膚和許多其它的身體器官。
脂肪作為能源物質,其優于糖的特點是儲存量大,脂肪以無水的形式儲存,而糖原以水化合物的形式儲存,所以脂肪儲能具有體積小的特點。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類氧化分解供給的,當糖類代謝發生障礙,引起供能不足時,才脂肪和蛋白質氧化分解供給能量,保證機體的能量需要。
二、展示及觀眾操作體驗說明
營養秤
1、參與者站到參與位置,稱重裝置會稱出參與者的體重,并顯示于屏幕中。
2、參與者需根據提示,操作屏幕輸入性別、年齡等信息。
3、觀看動畫,了解自己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及七大營養素的基礎參考攝入量,認識七大營養素的作用、特點,以及各種營養素的食物來源。
缺一不可的七大營養素
1、參與者操作觸摸屏,選擇一種食物。
2、經系統檢測后,試管中點亮不同顏色的燈光,燈光點亮的高度與相應食物含有的營養素比例相對應,幫助參與者直觀地了解各種食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營養素比例。
三、展項效果圖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