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原料合規檢查系列報道②|強化高風險原料管理
植物提取物原料、復配原料、兒童用化妝品原料屬于高風險原料,化妝品監管部門應厘定其特定風險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管。
制定植物提取物標準
植物提取物原料廣受企業歡迎。企業偏好使用植物提取物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提升產品功效,因為一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功效;二是迎合消費者購買心理,因為植物原料能使產品顯得更為天然、安全。
當前,植物提取物原料的使用存在一些問題,如植物提取物缺少標準,每一批次的成分含量、理化指標都有較大差異,質量特性波動較大,配制過程中較難控制等。基于上述原因,不少企業在設計產品配方時將植物提取物的含量限制在很低水平,使其質量的波動性不至于影響產品的工藝過程。監管部門未來可在化妝品生產質量規范中要求企業如果使用植物提取物,應明確其來源、制備工藝、使用部位、質量規格等信息,并強化對植物提取物原料的質量控制。
漫畫:商海春
嚴格管理復配原料
企業使用復配原料有多種情況。一是兩種以上化學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版)中是一個原料,如鯨臘硬脂醇是由十六醇和十八醇混合而成的。二是由于原料自身不穩定,需要加入保護劑,一般是防腐劑和抗氧化劑。三是原料的預混具有一定目的性,且預混過程技術含量較高或耗時較長,由原料生產企業預混經濟效益更好。例如,將功能原料和輔助原料制成脂質體,可以使功能原料緩慢釋放,延長作用時間、保護功能成分、減少皮膚刺激,使配方體系更加穩定,并遮蓋不良顏色和氣味、增加皮膚吸收。四是一些原料的使用量較少,原料企業如果銷售單一原料的包裝規格,對于化妝品企業來說規格過大,原料供應企業為了便于化妝品企業采購和管理庫存,將幾種用量都不大的原料混合,間接降低單一原料的包裝規格。五是在原料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入副產物或雜質,比如生產月桂酰胺丙基甜菜堿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氯化鈉,而氯化鈉是無害的,在配方中也可能加入,所以原料企業不會去除副產物氯化鈉。六是原料供應企業為使自身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有所差異,或者為了更新產品,而在沒有預混必要性的情況下實施預混,如韓國的很多植物提取物原料企業將多種植物提取物預混,以使自身產品顯得與眾不同。
復配原料比單一原料復雜,監管部門對復配原料的管理應更為嚴格,但不應簡單禁止化妝品企業使用復配原料。建議監管部門對使用復配原料較多的企業特別是購買境外半成品直接灌裝的企業,加大監管和檢查力度;還可以在化妝品注冊管理辦法中規定,對于企業直接在產品包裝上或廣告中宣稱其半成品在境外配制的,該半成品應按照進口化妝品注冊備案。
著重檢查兒童化妝品產品配方
與成人相比,兒童皮膚較薄、皮脂較少、細嫩敏感,更易受刺激。兒童化妝品的審評要遵循《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其中對兒童化妝品原料的使用有具體要求: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種類;選擇香精、著色劑、防腐劑及表面活性劑時,應堅持有效基礎上的少用、不用原則,同時應關注其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兒童化妝品配方不宜使用具有諸如美白、祛斑、去痘、脫毛、止汗、除臭、育發、染發、燙發、健美、美乳等功效的成分;應選用有一定安全使用歷史的化妝品原料,不鼓勵使用基因技術、納米技術等制備的原料。
兒童化妝品一般都是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產品僅需備案即可上市銷售,若企業沒有根據《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設計產品配方,原料的使用就可能超出限制。為此,在對兒童化妝品生產企業開展現場檢查時,應著重檢查企業培訓落實指南情況、產品配方、主要原料質量控制情況。
規范跨國企業的中國工廠
持有中國《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即是獨立的生產單位,須按照我國相關法規要求,規范從事化妝品生產活動。在實際操作中,不少跨國企業總部存在“長臂管轄”的情況,這導致了一些問題。比如,歐盟與我國化妝品法規存在差異,如果完全按照歐盟法規就有可能違反我國相關規定;如果企業的技術資料都保存在境外,不利于生產現場對原料的驗收和偏差的處理,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可控性。正在起草的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中已經加入對于生產企業獨立符合全部要求的內容,監管部門在今后的法規培訓中,應加強對這一理念的宣貫,在檢查跨國企業的中國工廠時也要關注其質量管理體系的獨立完整性及合規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責任編輯:丁凌)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