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安全廣東行】廣東佛山藥品零售行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陳海榮) 11月19日上午九點,佛山市禪城區市場局執法人員雷棟、裴冬菊,來到位于佛山市禪城區汾江中路51號首層北京同仁堂佛山連鎖藥店有限責任公司汾江中路店,向門店相關負責人出示執法證、開展日常檢查。執法人員對照程序檢查了該店的主體資格、經營條件、購銷管理等,除了檢查相關證照,還抽查了柜臺藥品,對經營場所也逐項對標,并認真填寫《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常檢查記錄表》。經全方位的檢查,執法人員給該店下了"符合要求"的結論,并請藥店負責人李建彬簽字確認。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新聞媒體走基層,采訪團見證執法人員一次完整的日常檢查。
雷棟告訴記者,日常檢查中重點關注藥店營業時間是否有藥師在崗;是否規范處方藥經營并按有關要求銷售處方藥,是否規范藥品分區和陳列管理并配備藥品陳列陰涼柜或設置了藥品陳列陰涼區,優化營業環境,中藥飲片是否合法購進,是否規范了連鎖企業"七統一"管理、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等。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零售企業的信譽等級確定日常檢查頻率,并確保每年對藥品零售企業全覆蓋檢查。該局藥品化妝品監管科負責人管燕武介紹,不久前,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了全市藥品零售企業"兩不兩直"飛行檢查,即:不得事先告知被檢查單位檢查行程和檢查內容,第一時間直接進入檢查現場,直接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開展檢查,不得透露檢查進展情況和發現的違法線索等信息,按照《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現場檢查指導原則》相關程序和要求進行檢查。通過隨機派出24個檢查組對該市62家零售藥店進行了現場檢查,其中10家零售藥店因存在嚴重違規經營行為,將被依法撤銷GSP證書,提出整改要求的企業39家。
此外,佛山市已連續六年開展全市藥品零售企業交叉飛行檢查,始終堅持"區域交叉、業務交叉、差別監管、風險導向、結果公開"的原則,"飛檢"作為該市藥品流通監管的一種重要形式和監管常態,通過查擺問題、風險管控,有效震懾違法違規行為,強化企業的自律意識和守法自覺性,確保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除了嚴抓嚴管,佛山市自2016年起,便開始部署"雙安雙優"千家示范藥店創建工作,"雙安雙優"千家示范藥店,亦稱為"十企千店"示范創建工作,即10家連鎖企業,1000家藥店。重點落實"雙安雙優"管理要求,即兩個安全(藥品質量安全、采購渠道安全)和兩個優質服務(優質藥學服務、優質營業環境)。
創建工作按照"政府引導推進、龍頭示范帶動、群眾消費監督"的思路,激發質量競爭和誠信自律意識,強化質量安全和藥學服務理念,分階段分步驟提升行業整體質量管理能力和誠信自律水平。
通過創建示范,達到提升示范一批、整改規范一批、打擊淘汰一批的目的,顯著提升佛山市藥品零售行業質量管理和藥學服務整體水平。
該市借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契機,積極主動參與藥品零售企業的醫保資格政策制定,從政策上引導鋪面較大、管理規范的藥店做大做強,佛山市藥品零售審批和GSP認證工作已下放區局,鎮街分局也承擔大部分的監管任務,因此,創建工作建立了統一的組織領導架構和溝通聯絡制度,市、區、鎮三級機構聯動協作推進,確保全市藥品零售監管"一盤棋"。通過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信用等級信息,對嚴重失信企業進行曝光,逐步淘汰違規次數多、誠信自律差的企業。在嚴管的他律基礎上,佛山市局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和引導優勢,激發輿論引導效應,引導群眾安全用藥。
管燕武表示,佛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圍繞"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原則,突出監管實效,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有效規范藥品經營企業經營行為,提升藥店質量管理水平,強化全市藥品零售監管隊伍的履職能力,切實打擊非法購銷、制售假劣、虛假欺騙的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