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平臺” 當好“導演”——安徽創新推進藥品安全科普宣傳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蔣守福) 近日,由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安徽省執業藥師協會、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協辦的“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活動走進馬鞍山市老年大學。活動中,來自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骨關節外科的副主任醫師李曉龍特地帶來人體骨骼模型,為老年朋友們詳細講解了骨質疏松癥及安全用藥常識。“這種授課方法很新穎,讓我們非常直觀地了解到骨質疏松癥及安全用藥的相關知識,獲益匪淺,印象深刻。”68歲的陳瑾瑜對記者說道。
類似這樣的活動,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安徽各地“上演”。今年以來,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安徽省執業藥師協會、安徽省藥品零售行業協會等單位,先后在合肥市、宿州市、六安市、滁州市、馬鞍山市等地舉辦近10場“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活動。其中,4月26日下午在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舉辦的2019年度首場“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活動,便以談話節目的方式進行,社區居民可在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中,更好地獲取和理解本場科普知識。與此同時,活動還進行了現場直播,最高實時在線觀看人次達11.6萬,傳播渠道得到進一步擴大。
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科員邵亮介紹,為更好地強化公眾安全用藥意識,普及安全用藥知識,近年來,安徽省藥品監管部門精心打造“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品牌公益活動,力爭做到深入基層、輻射各方。截至2018年年底,該項活動已連續8年在全省舉辦100余場,受眾達10萬人以上,成為安徽省知名的科普宣傳公益活動。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積極利用多種技術手段,打造出一個更易于記憶與傳播的科普品牌,力爭將‘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活動打造成為全國性知名的科普宣傳公益活動。”邵亮說道。
記者獲悉,近年來,安徽省藥品監管部門在大力開展“安徽省安全用藥大講堂”活動的同時,還注重“寓教于樂”,采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聚攢人氣”,持續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讓越來越多的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用藥科普教育,安全用藥意識和合理用藥水平得到持續提升。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藥品安全科普的‘導演’作用,在深入城市社區、鄉鎮農村開展藥品安全大講堂活動的同時,還先后舉辦了藥品安全科普納涼晚會、藥品科普文藝演出等。在前兩年的‘安全用藥月’主題宣傳活動日現場,我們還組織安徽新聞綜合廣播的部分主播,演出了名為《藥藥,切顆藥》的舞臺劇;組織居委會的大媽們,演唱了由我們改編歌詞的《小蘋果(安全用藥之小藥箱)》《最炫民族風(安全用藥篇)》,大媽們一邊唱歌一邊跳廣場舞,氣氛熱烈,效果良好。”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副調研員宋珍介紹說。
今年,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據需求導向,在全國藥品監管系統率先應用抖音平臺,開通“用藥那些事兒”官方政務賬號,連續推出短視頻,用時下最新潮的方式向公眾開展安全用藥科普宣傳。首期節目于6月1日一經推出,便收獲了眾多網友的好評和點贊。“用藥那些事兒”由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徽廣播電臺主辦,安徽廣播電臺大橙子工作室承辦,每周推送1期節目,邀請執業藥師、藥學專家對安全用藥常識及日常用藥誤區進行梳理、解讀。“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個短視頻,讓廣大民眾更好地了解如何安全、科學用藥,提醒他們在使用藥品時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關注服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等等,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安徽廣播電臺大橙子工作室負責人孫成說道。
除此之外,安徽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充分利用在全省藥品監管系統中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持續加大投入,創新宣傳方式方法,與安徽交通廣播、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市場星報》等多家安徽省主流媒體以及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網安徽頻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制作播出了一系列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安全用藥科普節目(欄目)。同時,與今日頭條、網易安徽、鳳凰安徽等新媒體保持接觸,列出計劃,選擇好角度,充分運用好網絡直播這個傳播工具,做好安全用藥科普宣傳工作。
“今年以來,我們還充分發揮自身策劃與創作優勢,組織系統內部宣傳骨干,邀請多家媒體記者,共同對自創的藥品安全知識掛圖進行重新修訂,并在此基礎之上創作編印6萬套藥品安全科普知識讀本和少兒讀本發到全省各地,助力基層更好地開展安全用藥科普宣傳工作;繼續開展藥品安全科普視頻創作評選活動;與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開展省級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評選活動,首批評定25個省級宣傳站。”宋珍介紹,今年“安全用藥月”期間,該局還利用公交站牌、戶外大屏幕等開展安全用藥科普宣傳。同時,招標制作了10部安全用藥科普短視頻,目前正在擬定腳本。
(責任編輯:齊桂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