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年改革發展之路:神威藥業打造中國醫藥企業改革樣本
2019年,神威藥業迎來改革發展35周年。在很多人看來,神威藥業的改革發展是中國醫藥行業,特別是中醫藥產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一個縮影。以嚴細著稱的神威藥業,30多年始終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秘訣是什么呢?
“1984年,企業剛開始進行經濟承包時,所有資產加起來可以用‘一二三四’來形容,即一臺拖拉機、兩口大缸、三排平房、四畝地……”神威藥業董事長李振江回憶起創業時的艱辛。在他看來,神威藥業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在不同歷史時期進行的富有成效的改革。“神威藥業走過的每一步始終與國家戰略、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滄桑巨變,也順應潮流抓住了歷史賦予的每一次機會,使其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藥廠發展成國內現代中藥行業的領軍企業。改革幫助神威藥業校正了前進的方向,成功應對了巨大的風險挑戰,并不斷推動企業走向中國醫藥產業舞臺中央。” 李振江說。
沐春風經濟承包 小藥廠起死回生
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到了當年的河北省欒城縣紅旗制藥廠。此時的欒城縣紅旗制藥廠因管理混亂,產品質量事故多發,產品大量積壓,員工怨聲載道,被石家莊市有關部門責令停產整頓。
1984年,馬勝利承包石家莊造紙廠成功,為計劃經濟體制下國營企業走出困境開出了第一劑“藥方”,也讓瀕臨倒閉的欒城縣紅旗制藥廠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同年9月,在欒城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公開競爭中,李振江脫穎而出,被任命為廠長,承包了欒城縣紅旗制藥廠,并更名為石家莊地區制藥廠。
石家莊地區制藥廠在李振江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3個多月后,企業逐漸走出困境,到1984年末,實現產值204萬元,利稅30萬元;1985年實現利稅60萬元,比1984年翻一番;1986年末,實現利稅120.01萬元,比1984年翻兩番。
繼開發出小兒速效感冒沖劑、硼磺栓等新產品之后,1988年,神威藥業從上海引進第一條軟膠囊生產線,開始生產脈通和月見草油膠丸等新劑型產品,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檔次。
打響河北省股份制改革“第一槍”
1992年,鄧小平發表的南方談話,猶如一道春雷,再次激蕩神州大地。李振江敏銳地洞察到國家對股份制改革的支持,并在企業內迅速行動起來。
1992年初,李振江多次主持召開企業領導班子會議,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堅定進行股份制改革的決心。同時,李振江等人多次到河北省、石家莊市有關部門匯報工作,取得了上級部門的支持。石家莊地區制藥廠被列入河北省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
1992年7月初,石家莊地區制藥廠提交了關于改組為石家莊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募股說明書、公司章程等組建股份制企業的文件。河北省、石家莊市有關部門一致同意,批準石家莊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8月9日,河北省首家規范化股份制企業——石家莊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到1995年,神威藥業真正成為一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規范化、現代化股份制企業。
轉產現代中藥 走上發展快車道
股份制改革給神威藥業帶來的不僅是資本,更多的是發展空間與機會。自此,神威藥業開始謀劃未來發展方向。
此時,我國大部分化學藥品生產企業基本上都是仿制專利過期的西藥。由于能夠仿制的西藥種類有限,一個品種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生產,競爭十分激烈。這種形勢下,神威人不斷思考:如果繼續發展西藥,很難與大企業和合資企業抗衡;而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中藥,不僅可以避開激烈的西藥競爭,將來還可以出口,進軍國際市場。
于是,神威藥業開始戰略轉型,由仿制西藥轉產現代中藥,走發展民族工業的道路。1993~1994年,神威藥業先后完成注射劑車間、中藥提取車間、倉庫、動力房等18項技改項目,首次開發引進中藥注射液劑型。兩年間,神威藥業申報和投入生產的中藥品種達40多個。在劑型改革方面,神威藥業運用國內外現代生產技術,實現劑型更新換代,研制出藿香正氣軟膠囊、布洛芬口服液、清開靈注射液等新品種,不斷提升產品檔次。
自此,神威藥業走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又一個突破不斷提升著企業的實力——1994年3月,首批藿香正氣軟膠囊投放市場;1995年10月,利咽解毒沖劑獲國家中藥保護品種證書,也是神威藥業第一個受保護的現代中藥產品;1995年12月,清開靈注射液投入批量生產,這是神威藥業投產的第一個中藥注射液產品;1996年,軟膠囊大樓破土動工,1998年4月竣工投產;1997年,神威藥業進入中成藥工業國有重點企業50強之列……
與此同時,神威藥業還開始了集團化發展之路。1999年首家異地子公司——河北神威藥業有限公司奠基動工;2000年神威大藥房首批三家連鎖店正式開張營業。2003年,神威藥業工業利稅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成為集現代中藥研發、生產、銷售、醫藥零售于一體的企業集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香港主板上市 穩步走向國際市場
經過體制改革、戰略轉型等舉措,神威藥業已經在國內市場上打響了名號,但其并不滿足于僅僅做到國內領先。只有到國際市場上經受考驗,讓神威藥業的管理更先進、財務更規范、產品更具有競爭力,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為了打通通往國際市場的融資渠道,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加大現代中藥生產規模、品牌影響力,神威藥業決定赴香港上市。在此之前,神威藥業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對企業的財務、人力、生產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做了一次全面梳理和改進,同時還派人到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考察,引進最先進的生產線;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研發新產品;把不同工種的員工送到不同的培訓班接受相關培訓……神威藥業不斷從各方面提升管理水平,旨在為上市打好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12月2日,神威藥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共募集資金10億港元。
“好像在玻璃窗前跳舞,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看得一清二楚”,李振江如此形容在香港上市后的神威藥業。香港對上市企業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個季度都要公布業績;每半年全球知名審計事務所都要對企業進行一次審計。
香港上市為神威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勁,企業陸續籌建了現代物流中心、注射劑二車間、中藥提取二期和三期工程等重要項目。2009年,神威藥業征得400畝土地,開始建設規模宏大、設備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符合當代先進環保理念的現代中藥產業園。到2013年,現代中藥產業園項目已全部建成,企業發展后勁十足。
規劃“一體兩翼”大健康發展格局
自1999年成立首家異地子公司以來,神威藥業就開始了在全國的布局。截至目前,神威藥業已在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四川、云南、甘肅等地成立了10余家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中藥材種植、現代中藥研發、現代中藥生產、生物制劑等大健康產業板塊。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頒布,神威藥業開始全面布局大健康產業。目前,神威藥業制定了 “一體兩翼”大健康發展戰略,即以大健康產業為中心,聚焦現代中藥,強工業主體,抓醫藥零售板塊、醫療康復板塊,打造一流的現代中藥品牌。
作為神威藥業“一體兩翼”戰略組成部分的神威大藥房,目前正在河北省開展收購兼并,已經擁有近1000家門店,有望成為河北省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
在醫療康復板塊,神威中醫堂首家旗艦店也于2017年8月9日正式營業。神威中醫堂建立了以“名醫、名藥、名方、名店”為特色的“四名”中醫醫療服務體系,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名家服務。
“互聯網+”時代實現彎道超車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已經顛覆了諸多行業,醫藥行業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用互聯網思維推動企業轉型變革,是神威藥業的當務之急。”李振江認為,當前企業必須主動擁抱互聯網,向數字化企業轉型,構筑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新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在醫藥行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神威藥業的信息化建設就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如引進德國SAP公司的ERP系統,構建CRM、MES系統等,在研發、生產、銷售、決策支持等環節都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當前,在李振江的帶領下,神威藥業正針對全面質量管控與追溯、智能化生產過程管控、產品研發創新、快速響應市場、精細化成本控制、高效的財務運營體系、多元化的市場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新一輪的信息化建設,讓信息化、數字化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流程與各大業務板塊,強化企業內部信息交流互動,最終實現企業運營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升級。
企業的轉型變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不斷創新與變革是神威藥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李振江表示,神威藥業將持續加快推進轉型變革步伐,實現核心業務穩健增長、戰略業務快速發展、新興業務有序推進,朝著新中藥產業價值引領者的宏偉目標穩步前進。(申威)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