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減肥筆”暗藏健康風險 微商成“重災區”
開欄的話
輿情即輿論情緒,通常指社會對單位或個人的情緒表達,有正面有負面。對海量信息的處理和分析是輿情管理的重點。依托全面的大數據平臺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深耕食品藥品輿情領域,其數據精準度和數據捕捉廣度在食品醫藥領域位居領先地位,現已構建起國內權威的食品藥品輿情數據庫之一,為多地監管部門和食品藥品企業提供輿情分析和專業培訓等服務。
本報自即日起開設“輿情監測站”欄目,追蹤食品藥品領域最新輿情熱點。本期,我們依據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品藥品輿情監測系統在2018年11月20日~2019年4月18日的監測時間段,對官方主流媒體、全國性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監測,揭秘網紅“減肥筆”功能宣稱背后的風險。
2018年11月,有媒體報道了“減肥筆”在微商圈熱賣的現象,報道稱商家宣稱“減肥筆”能抑制食欲、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能量攝入、減弱腸胃運動、延緩胃排空,達到減肥的目的。
2019年4月,新華網發文稱,名為Saxenda的“減肥筆”在大部分賣家的形容下,是“唯一同時獲得美國、歐洲、韓國許可”的安全減肥神藥,其實“減肥筆”暗藏著諸多健康風險。隨后,《北京青年報》刊發調查報道,再次關注“減肥筆”的市場亂象及使用風險,文章稱微商熱銷的“減肥筆”還沒有獲得許可進入我國,目前我國市場上流通的“減肥筆”多來自微商渠道。
輿情走勢及關鍵節點
2018年11月20日,《科技日報》刊文《“減肥筆”可能是你減肥路上最失敗的一筆》,引發人民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等百余家新聞媒體轉載。很快,行業大V也開始關注“減肥筆”的副作用。
2018年12月20日,@佑道醫生集團(粉絲數2.6萬人)發布“不節食不運動,用網紅‘減肥筆’能月瘦20斤?”;2018年12月24日,@新氧vedio(粉絲數56.4萬人)發布一則科普小視頻“拔草吧!減肥針!希望姐妹們別再上這種當了”;同日,@果殼發布“‘不走胃’的減肥藥,賣起來也根本沒走心”。
2019年1月以來,新聞媒體陸續發文關注“減肥筆”。如《瀟湘晨報》刊發《網紅減肥針裝著糖尿病的藥》、《半島都市報》刊文《網紅“減肥筆”可誘發抑郁癥》、《武漢晚報》刊發《當心這些神奇的網紅減肥“神器”》等文章,引發中國新聞網、中國網、新浪網、搜狐網等媒體轉載。
2019年4月9日,新華網發文《自己打針就能輕松瘦?網紅“減肥筆”風險幾何》;4月12日,《北京青年報》刊發《“月瘦20斤”的網紅減肥筆是“黑戶”?》,再次聚焦“減肥筆”的市場亂象及使用風險。
同時,有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呼吁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減肥觀”,不要被商家“忽悠”。
不同媒體平臺報道內容分析
以2018年11月20日~2019年4月18日為監測時間段,通過對熱點文章進行內容聚類分析可見,媒體的主要關注點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關注“減肥筆”實際為獲得美國FDA認證的處方藥。如《北京青年報》刊文《“月瘦20斤”的網紅減肥筆是“黑戶”?無進口許可》稱,“減肥筆”是一種處方藥(必須由醫生開具),嚴格來說,甚至根本算不上減肥藥。據FDA官網介紹,“減肥筆”在2018年申請FDA認證時曾遭到過美國消費者保護協會的反對,美國消協擔心消費者過多使用這款藥會增加患甲狀腺癌和胰腺炎的風險。目前FDA還要求該藥品生產廠家進行一項與使用“減肥筆”有關的潛在乳腺癌風險的評價。
第二,關注“減肥筆”未獲得許可進入我國,并質疑其安全性。如《北京青年報》刊文稱,目前該藥還沒有獲得許可進入我國,微商沒有對該藥進行運輸、儲藏、銷售等權限。《科技日報》刊發《“減肥筆”可能是你減肥路上最失敗的一筆》稱,從海外購買“減肥筆”成為微商、代購們的唯一進貨渠道。如何能保證經過上千公里的旅途奔波,這些藥品不會變質?即使安全帶回,缺乏專業醫學知識的賣家,能夠保證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嗎?
第三,關注“減肥筆”的使用風險。如《瀟湘晨報》刊文《網紅減肥針裝著糖尿病的藥》稱,這種“減肥針”的主要成分為叫作“利拉魯肽”的降糖藥,作為一種處方藥,不經醫囑而隨意使用帶有一定風險,嚴重的可致抑郁。新華網發文《自己打針就能輕松瘦?網紅“減肥筆”風險幾何》等。
網民評論
1.呼吁消費者認清“減肥筆”危害
@護海鱘:打一針就變瘦怎么可能,每次看這種新聞都覺得某些消費者的心真大!
@還是一碗泡面:減肥筆、減肥針這些產品,都不知道里邊啥成分呢,肯定對身體有很大的副作用,大家都長點心吧。
2.譴責微商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
@Dengerii:很明顯是微商銷售的時候偷換概念,誤導消費者,為了盈利真的是喪盡天良!
@上木荔枝的小牙刷:微商賣減肥筆的時候都說沒副作用,這不明顯欺騙消費者嗎,還有很多人堅持在用的,減肥不要命嗎?
3.呼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三橫一豎叮叮當:國家不管管嗎?這藥隨便往身體里注射,危害真的很大。
@抬頭看鬼:這個減肥筆的成分不是降血糖的嗎?用來減肥也太可笑了吧,監管部門是不是該管控下了!
輿情點評
有網民打趣稱:“四月不減肥,五六七八九月徒傷悲。”夏季即將到來,減肥又成為很多女性津津樂道的話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減肥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甚至有報道稱,中國每10個女性中,就有8個在減肥。“減肥筆”的走紅正契合當下的“不運動、不節食就能瘦”的減肥需求。從輿情監測來看,相關信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傳播量大于新聞媒體平臺。相關報道集中于對“減肥筆”的科普,呼吁公眾認清危害、理性消費等方面。但是從數據總量來看,相關文章并未引起較多關注,減肥筆的危害并沒有得到高度重視。雖然也多次出現服用減肥藥致病甚至致死的安全事件,但是對于減肥的病態“執念”已讓很多女性趨之若鶩。可以預見,減肥市場還將不斷增長,減肥產品層出不窮,其安全風險也將隨之增加,科學、有效的監管,筑起保護消費者的屏障至關重要。
“減肥筆”均宣稱是韓國進口,實則在韓國也是一種處方藥,且FDA也并不認可其安全性。其主要的銷售渠道在于微商,不僅來源不明,而且普遍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即使來源可靠,存儲運輸條件也不可靠,即便存儲運輸規范,使用操作過程也難以控制。對于這類存在嚴重健康安全隱患、不合法流通的產品,監管部門還應盡快將監管觸角延伸至相關領域。另外,微商已成為問題產品的“重災區”,嚴肅整頓已刻不容緩,應加快從技術上、法律上研究相應的治理之道。
目前,雖然科普工作也在開展,但是各類減肥藥、減肥食品、奇葩的減肥食譜、減肥方法充斥網絡,科普力量還不能形成對沖的合力,效果不甚理想。對于科普的方式、發布平臺等方面還應該瞄準減肥人士的特點,加強聯合科普,形成科普宣傳聲勢。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輿情分析師 程丹丹)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風向標: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體系進一步完善
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職業化專業化藥品檢查員隊伍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堅持職業化方向和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到2020年底,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和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基本完成... 2019-08-05 17:47網易考拉再陷售假風波 電商打假任重道遠
在徹底解決假貨問題上,除了電商平臺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對進貨渠道的監督力度外,還需要更多“較真”的消費者積極參與打假。當然,監管部門也應不斷加大打假的力度,讓造假售假者付出高昂代... 2019-06-21 09:58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