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資源優勢 助力產業脫貧——甘肅省藥監部門幫扶岷縣中藥產業發展側記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丁怡媛)4月初的岷縣,正值中藥材春耕春種時節,勞作的身影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岷縣是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境內盛產當歸、黃芪、紅芪、黨參、丹參等中藥材238種,素有“中國當歸之鄉”和“千年藥鄉”之稱。
近年來,甘肅省藥品監管部門先后選派多名干部到岷縣縣委、縣政府掛職,選派14名干部到貧困村任職,100多名干部職工與573戶貧困群眾結對幫扶。甘肅省藥品監管局被岷縣推薦為2018年度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為了將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脫貧攻堅,甘肅省藥品監管系統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和“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與監管職能作用,打造隴藥品牌,助力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組織開展以“服務產業發展,決勝脫貧攻堅,助推綠色崛起”為主題的系列幫扶行動。
一份協議鋪就致富道路
34年來,從最初的甘肅省醫藥公司到如今的甘肅省藥品監管局,藥品監管部門歷經5次改革,甘肅省藥監部門一直是岷縣脫貧攻堅的幫扶單位。如何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打造“岷歸”品牌、扶持產業發展,讓當地群眾擺脫貧困,成了甘肅省歷代藥監人永不散去的情懷與接力追求的目標。
30歲的李碧霞是岷縣十里鎮小路村的貧困戶,她告訴記者,家中缺乏勞動力,為了賺錢養家,她要常年在外奔波打工。現在,她在縣上的電商公司當產業工人,不僅收入穩定了,還能擠出時間照顧家里人。這種“網店+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岷縣很多藥農享受到了互聯網的“紅利”。像李碧霞一樣,岷縣閭井鎮的藥農也逐步體會到了“龍頭企業+扶貧車間+農戶”發展模式帶來的利好,這一切都得益于甘肅省藥品監管部門的堅持和努力。
日前,甘肅省藥品監管局與岷縣政府簽訂《中藥產業發展合作協議》,內容涉及中藥大健康產品研發、質量安全、科研合作,產業協作、品牌培育,以及人才培養、脫貧攻堅等十余項合作內容。
同時,岷縣人民政府向中藥材產業發展特聘專家頒發聘書,舉行了甘肅省藥檢院與岷縣當歸研究院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蘭州和盛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閭井鎮政府啟動扶貧車間建設,探索“龍頭企業+GMP扶貧車間”產業發展模式,共同幫助當地藥農持續增收。
據甘肅省藥品監管局局長宋保才介紹,通過簽約合作,甘肅省藥監局先期投入1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甘肅省藥品檢驗研究院與岷縣當歸研究所共建聯合實驗室,并投入20萬元支持岷縣藥品檢驗能力建設,重點研究建立“岷歸”等道地藥材質量標準體系和商品規格等級標準,開展以甘肅道地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各類產品開發等工作,引導甘肅乃至國內中藥規范化種植、產地加工及全產業鏈發展。
“甘肅省藥監局還將支持岷縣建設中藥材產地加工產業園,探索解決農戶分散加工質量監管難題,保障中藥材大宗品種的質量,促進貧困群眾長期穩定脫貧。”宋保才說。
三項活動激發脫貧動力
岷縣產出的當歸雖然是馳名全國的道地藥材,但苦于甘肅省中藥材精深加工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藥農辛辛苦苦種植的藥材只能賣個“莊稼錢”。針對道地藥材種植不規范、深加工科技含量低、市場信息不靈、藥農收益不高等問題,甘肅省藥品監管局邀請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對岷縣閭井鎮中藥材種植戶及中藥材合作社有關人員進行中藥材種植加工技術培訓。
同時,針對藥企、合作社、種植大戶及藥農在種、加、銷等關鍵環節中的技術難題,甘肅省藥品監管局特邀專家圍繞中藥飲片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內容進行授課,對中藥材加工技術進行指導。
“中藥飲片生產技術培訓很有必要、也很及時。通過培訓,大家對中藥材加工有了新的認識,對提升質量、規范中藥材生產加工過程起到了積極作用。因為我們拓展了發展中藥產業的思路,堅定了做好以‘岷歸’為主的道地中藥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岷縣榮盛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加強與幫扶村的聯系,激發群眾脫貧動力,甘肅省藥品監管局機關黨委(人事處)與岷縣閭井鎮黨委開展“結對共建”暨黨日主題活動,簽署《結對共建協議書》。現場為全鎮黨員干部捐贈《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1000余本,共同磋商黨建黨務、項目合作、農業科技、聯合服務等事宜。
甘肅省藥品監管局機關黨委(人事處)副處長梅彥貴表示,開展技術培訓,提升藥農素質,開展黨委共建,著力推廣“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模式,服務“GMP扶貧車間”建設等,這些都是《中藥產業發展合作協議》的具體舉措,要力爭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優勢,助推岷縣中藥材產業綠色崛起。
“開展藥材大講堂、藥農大培訓、黨日主題活動三大活動,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種植大戶及藥農的規范化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激發了全縣創新發展藥材產業的積極性,為做大做強做精岷縣中藥材產業,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向規范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必將激發岷縣藥農脫貧致富的動力。”岷縣縣委書記郭世杰說。
四大舉措加速綠色崛起
甘肅省藥品監管局成立伊始,一場圍繞“發展中藥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加速綠色崛起”的主題研討就此展開。為了以推進岷縣中藥產業發展為主抓手和突破口,甘肅省藥品監管局實施“加強政策支持、堅持標準引領、開展戰略合作、提升服務能力”四大舉措,推動隴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利企便民23條措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最大力度服務發展。
2018年以來,甘肅省藥品監管部門幫扶工作隊聯合相關專家實地開展中藥材技能培訓,為農戶集中講授中藥種植加工相關知識和病蟲害防治措施等,切實提高農戶增收能力;同時,聯系藥品生產企業結對幫扶,收購貧困戶中藥材,組織開展健康扶貧義診。同時,聯合甘肅中醫藥大學深入岷縣開展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走訪調研維新鎮等3個鄉鎮的120戶農戶,現場采集當歸、黃芪、黨參樣本48批次、種植土壤樣本47份,進行質量檢驗研究,為岷縣做好中醫藥產業和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提出具體工作建議。
為把幫扶成果落到實處,甘肅省藥品監管局引進龍頭企業帶動幫扶,北京同仁堂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在林口村建設當歸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400畝,采取“公司+農戶”形式,與100戶農戶簽訂種植協議,帶動幫扶貧困戶40戶,并開展規范化種植技術培訓指導。
宋保才表示,2019年,甘肅省藥品監管局將根據中藥產業發展四大舉措,著力推進中藥大品種大品牌高標準培育,支持配方顆粒飲片、工業飲片、鮮切飲片等新業態、新經濟模式先行先試,壯大中藥飲片、中成藥企業主體,以“好藥材”造“好中藥”,抓好當歸、黨參、黃芪等11個道地藥材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加強多方協作,助推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甘肅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中醫藥原料保障供應基地。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