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鶴:扎根于中國 以創新帶動患者獲益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落楠) “醫藥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部門對創新的投入和承諾,而中國展現出了對創新的堅定支持。”3月26日,在第二屆國際醫藥創新大會上,默克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醫藥健康業務首席執行官葛麗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正在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生態系統,持續提升高品質藥物可及性,醫藥健康行業發展向好,默克將抓住機會,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
“中國已成為一大創新高地”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中國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也成為此后幾年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完善等實踐的指導。
“過去兩年多,我一直關注著‘健康中國2030’的實施。中國的藥品政策監管環境有巨大的改變。” 葛麗鶴判斷,中國現已成為一大創新高地,正在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創新醫藥系統,這與默克改善患者福祉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她說,構建更為強大的監管框架,通過藥審改革讓創新療法盡早惠及患者,改革國家醫療保險制度,中國政府的種種政策提升了患者對創新藥的可及性。
“中國藥監部門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并積極參與ICH管理委員會的工作,體現了政府對患者的承諾。” 葛麗鶴特別提到,跨地區的監管協調不只是要簡化該領域內技術專家的工作,更是要確保各個監管體系能夠以協調一致的方式對創新療法進行評估。這是關乎患者生命的大事,只有在制藥行業、監管機構、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和患者之間相互信任、緊密合作的基礎上,協調工作才得以展開。
她認為,中國相關部門與國內外專家合作制定ICH指導原則培訓計劃、促進中國醫藥行業充分理解并迅速落實ICH指導原則等行為,意味著中國已經在此方面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我們覺得自己是本地公司”
默克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醫藥化工公司之一,1668年創建于德國,但已經在中國活躍了近一個世紀。“我們覺得自己是中國本地公司。” 葛麗鶴多次強調,默克將扎根于中國。
默克2018年在66個國家的總銷售額達148億歐元,盡管沒有透露具體數值,但葛麗鶴稱,“中國是默克集團的第二大市場”。
中國在默克的全球發展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默克中國生物制藥業務董事總經理羅杰仁解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不斷為默克的國際業務增長做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人才資源和技術力量讓默克看到了創新研發未來的方向。
“本土化”因此成為默克在中國的發展路徑。默克中國的研發中心,是默克全球四大研發中心之一。默克在江蘇建設的制藥工廠,主要用來生產針對糖尿病、甲狀腺、心血管疾病等中國多發性疾病的治療藥物,這是默克在全球的第二大生產基地。默克總計投資了2.5億歐元打造其在中國生產制造的價值鏈。
“我們的長期戰略目標是讓中國成為默克全球業務發展以及公司產品管線的重要部分,希望能通過創新產品提升中國民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葛麗鶴告訴記者,默克中國醫藥健康業務有2000多名員工,他們分布在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而且區別于多數跨國藥企,默克已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分銷網絡。目前默克在中國經營著17個藥品,治療領域包括生殖、腫瘤、心血管、外科及急重癥、甲狀腺、糖尿病和過敏疾病。
“以創新帶動患者獲益”
葛麗鶴是一名臨床藥理學博士,在進入制藥行業前,她曾做過6年執業醫師,對于改善患者福祉有深刻的理解。在她看來,及時為患者提供能夠負擔得起的創新治療方案,是業界、政府及其他醫藥領域相關方的主要目標。
“制藥企業要以創新帶動患者獲益。處于不斷創新的資源密集型產業,制藥企業每年在研發上投入高額資金,自然期望創新研發得到額外回報,但這一回報事實上與企業為患者創造的受益增量價值成正比。” 葛麗鶴認為,以滿足臨床需求為方向進行創新,是制藥企業決策的關鍵。
默克在中國長期關注著那些臨床需求迫切的領域,葛麗鶴舉例說:“在中國,防治癌癥是當務之急,我們致力于在腫瘤、免疫及免疫腫瘤領域不斷深耕,提高癌癥早期診斷及治療的質量,改善預后狀況。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激素不足導致的某些疾病在中國是常見病種,這也是我們關注的領域。另外,我們在生殖領域積累了大量經驗,能為中國的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一體化醫療健康方案。”
默克中國的研發也更具有“中國特色”。默克中國正針對中國的高發疾病,進行已有藥物的適應癥拓展研究和新藥研發。
在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利用上,中國走得比其他國家更快,默克抓住這一機會,和中國多家信息技術企業積極合作,以數字化平臺幫助中國患者做好疾病防治和有效使用藥物。也正是默克與中國企業的深入合作,讓葛麗鶴深刻感受到,在改善患者福祉方面,中國與國際制藥強國間的學習應該是是雙向的。
“中國數字化領域的實踐為改善國民健康、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做出貢獻,這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她介紹,默克中國團隊一直在向國際團隊分享經驗,用中國的優勢和專長幫助默克在全世界范圍內更好地創新,更好地服務患者。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