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進口阿糖胞苷供應短缺莫慌 國產替代藥安全有效性有保障
中國食品藥品網 記者 劉云濤 報道 一月份以來,治療白血病阿糖胞苷供應短缺,引起白血病患者的普遍擔憂。記者采訪了臨床專家和相關生產企業,對社會關注的阿糖胞苷市場供應和國產藥能否替代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
進口白血病藥缺貨
年初開始,網上一份落款日期為2018年12月14日,署名為輝瑞的供貨情況說明函在坊間廣為留傳。此函內容顯示,輝瑞對意大利阿糖胞苷生產工廠的生產線設備進行停產檢修,由于檢修與保養比原先預計的耗時更長,由此對該品供貨造成影響,導致市場上暫時出現供貨不足的情況。
陸道培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科,病區主任周葭蕤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在臨床上,阿糖胞苷主要用于白血病化療和移植預處理方案,尤其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緩解后鞏固化療和各類型白血病移植時預處理方案中,需要應用中、大劑量阿糖胞苷。
北京、河北等地多位醫院藥師向記者證實,進口阿糖胞苷短缺問題已經出現了近兩個月,進入一月份,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多地斷貨。有媒體報道,一些白血病患者和家屬認為進口阿糖胞苷“沒有替代藥”,四處尋找進口阿糖胞苷,“跪求救命藥”。而輝瑞方面給出的建議是:“可以用國產阿糖胞苷代替”。
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管局網站上查詢到,目前國內持有注射用阿糖胞苷藥品生產批文的企業有辰欣藥業、輔仁藥業、瀚暉制藥、哈爾濱萊博通制藥、國藥一心5家企業。據記者了解,由于購買不到原料等種種原因,多數企業實際處于未生產狀態,在產的企業為國藥一心和瀚暉制藥。
國產替代可行
最近兩個月來,周葭蕤所在的醫院也出現了進口阿糖胞苷短缺,“這種情況下,我們醫院多用國產產品代替,但據藥劑科反映,其供應也有些捉襟見肘,比較緊張”。
在患者群里,有一種說法:“國產藥物療效不可靠,不能用。”針對這種說法,周葭蕤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其他藥物能夠絕對替代阿糖胞苷在白血病治療中的地位。進口藥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國產藥物替代。國產阿糖胞苷產品在質量上是符合標準的,安全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從整體療效角度看,兩者的差距并不足以讓患者舍棄阿糖胞苷。
她特別提醒:正處于該藥治療期間的患者,不可盲目換藥或者擅自停藥。對于治療方案的調整,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醫生需要根據每位患者病情作出判斷,給出科學建議。
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1月7日,國家衛健委藥政司發出《關于做好阿糖胞苷注射劑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藥政司將于近期開始定期收集阿糖胞苷注射劑的庫存數量、排產計劃等企業生產相關信息,并通過短缺藥品信息直報系統向各省(區、市)公布,并要求各地做好醫院阿糖胞苷注射劑供應保障和部分區域短缺風險應對處置工作。
最近,上海、甘肅、北京等地應對短缺已經有動作。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相關通知,同意瀚暉制藥的注射用鹽酸阿糖胞苷進行掛網采購,根據“全面掛網公開議價”要求,臨床緊缺藥品采購價由定點醫療機構與藥品生產企業自主議價成交。甘肅省相關部門表示,將開辟短缺藥品陽光掛網綠色通道,相關企業只要符合保障供應和性價比要求,可直接申請陽光掛網。對于價格穩定且能維持較低價格的,可直接納入集中采購平臺,以保障藥品供應。
記者致電相關企業獲得回復,瀚暉制藥已經將生產排期提交給有關部門,企業將保證現有供應不中斷。國藥一心也表示將擴大產能,集中力量供應市場。作為阿糖胞苷原料藥主要生產企業和受瀚暉制藥委托生產制劑的企業,海正方面也表示將全力維持市場供應,保證現有供貨不中斷。
國產藥仍需努力
記者查詢到,國產阿糖胞苷的規格為0.1克/支和0.3克/支,以及0.05克/支,而進口產品有0.1克/支和0.5克/支規格,
周葭蕤告訴記者:臨床通常用量能達到每次數克甚至10克以上,國產藥品規格使用不方便。她希望國產阿糖胞苷也能有0.5克/支的品規,便于臨床應用。
另外,她提到,據臨床觀察,在過敏反應方面,國產藥的皮疹發生率略高,但是目前尚無大樣本研究支持,這一點需要臨床醫生注意。“這也說明國產藥在質量上仍有努力空間。”她說,國內藥企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流程上還要精益求精,讓患者對國產替代更有信心。
據記者了解,目前尚無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阿糖胞苷原料藥和制劑品種。在國家藥品審評中心網站的“一致性評價任務公示”一欄中,也沒有任何阿糖胞苷品種申請進行一致性評價。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內人士認為,解決進口藥品短缺最根本的辦法,是國內藥企自身內功過硬,產品認可度高。一旦出現機會,就可以迅速占領市場。而從此次事件看來,國產藥在研發、產能、質量等多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每周醫藥看點(9月22日—28日)
國家藥監局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京津冀分中心、華中分中心、西南分中心掛牌成立;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度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項目,... 2025-09-28 14:16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