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好醫生】江子央:為中醫藥傳承而不斷求索
江子央在為患者診治。
冬深夜長。清晨五點,江子央就已從睡夢中蘇醒。但他并未動身起床,而是先讓自己的大腦快速轉動,開始逐條背誦中醫經典傳統格言:《大醫精誠》《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早晨七點半,當護士們都到齊,他又與大家一起背誦《大醫精誠》中的片段,這是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新家園診所的早課時間。
新家園診所的主人——江子央的每日時光,就是從溫習中醫經典名段開始。由于癡迷中醫藥文化,加上嚴于律己的性格,這樣的生活方式江子央已經持續近20年。他年紀不及40,就已擁有深厚的中醫學理論積淀,而這都得益于家庭的熏陶和其自身的刻苦學習。
江子央的姑父原是涉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大夫,其表哥則是當地有名的中西醫結合大夫,對中醫學有著獨到的見解。受家庭影響,江子央很小就立志,長大后要成為一名人民的好醫生。"學好醫術,將患者治好,消除其痛苦,進而可以造福于這個人的家庭。"這樣樸素卻高尚的想法,鼓舞著江子央不斷進取。
18歲那年,江子央報考石家莊白求恩醫學院,在那里接受了兩年的理論知識系統學習,而后又在天津市河東區天鐵職工醫院實習一年。畢業后,他師從表哥學醫兩年。23歲,江子央開辦新家園診所,開始了獨立行醫之路。
表哥對江子央提出要求:"一定要將中醫藥文化傳承好、發揚好!"這也是江子央的志愿,"我將在中華醫道上不斷求索,絕不稍歇!"
但求索之路并不容易。江子央在工作之余幾乎將全部時間都用來研學中醫藥文化。近20年來,江子央堅持"學全不學偏",不死守一家之言。他將歷史上中醫藥學各個流派的經典著作,幾乎通讀了一遍。
在他的診桌旁立著一個書柜,里面擺滿了《黃帝內經》《傷寒論》《中華藥海》《中國舌診大全》及各著名醫家的中醫學著作。這樣的書柜在江子央的家里,還有四個,內科、兒科、婦科、皮膚科,針灸、解剖、方劑等各方面的書籍一應俱全。
"有了書籍的指引,用藥就會有方向感。"而江子央的學習渠道并不限于讀書。就在幾天前,他剛結業了一門時長9個月的網絡課程。江子央認為,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提高醫術,讓老百姓少花錢還能治好病。在診療中江子央常會用一些實用小技巧,比如在雙耳尖和雙手指的十宣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治療發燒,效果非常好。
江子央善于將醫學與生活相結合,通俗地講解中醫理論。比如他將藕夾描繪成"有表有里",表(藕片)就是太陽,里(夾層的餡兒)就是少陽,用來解釋中醫六經辨證。他還用托塔天王李靖"托塔"這個動作來形容中醫學派之一的扶陽理論;用劃旱船比喻心氣不足等。
多年的積累,讓江子央收獲了堅實的中醫藥學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但他并不滿足只是自己擁有這些知識,還積極參與宣傳教育,將自身對中醫的理解、臨床的應用,理論結合實踐,無私地傳播出去。到目前為止,江子央參與中醫學傳播活動已堅持了近十年,讓許多人獲益。
對江子央來說,中醫藥學已變成畢生信仰,他明白,求索之路漫長,他愿窮盡一生去探索博大精深的中華醫道。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徐克弟: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伊山鎮山前村衛生室在村民的房屋中并不起眼,充滿歲月感的青瓦白墻與周圍融為一體,只有門前鮮艷醒目的牌子提示著這里是一間鄉村衛生室。在衛生室門口的健康教育宣傳欄上,貼滿了預防各種疾病的... 2019-01-17 08:32李軍:錦旗掛在我心中
從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到七八十歲的老人,李軍都盡心盡力。很多患者對李軍有著高度評價,但是在衛生室中卻沒有看到錦旗。“不掛,我都放在心里了,這是患者對我的認可,也是對我的激勵。” 2019-01-10 09:11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