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鳳彬:勤學苦練終成才
勤奮好學的侯鳳彬。
由邢臺市出發,沿324省道向東北驅車60多公里到達巨鹿縣,再拐進一條不長的鄉道,道路盡頭處,是一排醒目的黃色圍墻,里面就是有著300多平方米的巨鹿縣西柏社村衛生室。幾個月前,侯鳳彬還是在僅有三間房的老診所里工作,現在,衛生所已喬遷新址,侯鳳彬的生活也掀開了新的一頁。
1971年,侯鳳彬出生于巨鹿縣一個醫學世家,姥爺和父親都是當時鄉里出了名的好醫生。然而,父親在他九歲那年染重疾去世,家庭也因此陷入了困境。這使得侯鳳彬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刻苦的品質。農村缺醫少藥的現象他都看在眼里,而父親治病救人的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侯鳳彬幼小的心靈深處。九歲的侯鳳彬心中埋下了學習醫術、救死扶傷的種子。
多年以后,當侯鳳彬提出要去學醫時,親眼看到丈夫積勞成疾的母親卻不同意。不過,倔強的侯鳳彬最終還是說服了母親,東拼西湊了600元錢,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學醫之路。
學醫之初,步履維艱。沒錢、沒住處,阻擋不住他的學習熱情,老師的“刁難”反而給了他更大的動力。侯鳳彬憑借他的勤奮打動了老師,獲得了老師的認可。
只要有心,處處都是學習機會。侯鳳彬在邢臺市人民醫院內科進修時,他跟隨的是當時的內三科主任郭更新。郭更新擅長治腎病綜合征。在跟患者交談中,侯鳳彬了解到郭更新是讓患者頓服激素藥,同時配合中藥治療。于是,侯鳳彬就去翻藥渣來判斷中藥的成分和大致用量。郭更新知道后,很是驚訝,在實習結束時,他干脆把中藥方子里的所有組成和準確用量都傳授給了侯鳳彬。得益于郭更新的方法,在后來的行醫過程中,侯鳳彬治愈了很多腎病患者。
畢業時,侯鳳彬下定決心,要回到家鄉為鄉親們排憂解難。就這樣,1995年侯鳳彬回到家鄉開起了自己的診所,正式成為一名鄉村醫生。
開業之初,侯鳳彬將他在邢臺市和各縣醫院內所能見到的藥品都買了回來,他的診所成為全縣藥品種類最全的診所。此后,侯鳳彬還創新診療手段,先后在微創、中醫埋線、治療皮膚病等方面獲得突破。他經常說,小方法往往能解決大問題。記得有一位患者,臉上和身上長滿了丘疹。侯鳳彬根據臨床癥狀及體征,采用中藥和埋線的方法治療,20天以后,患者的丘疹就退了一大半,最終完全治愈。
勤奮好學是侯鳳彬的基因。在20多年的從業生涯里,他不斷學習,先后取得了中專、大專、本科文憑,又獲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執業藥師資格,還在知名雜志發表了學術論文。侯鳳彬勤學苦練醫術,深得鄉親們的認可和愛戴。他平凡的像一滴水,卻用執著的信念,為基層、為鄉親,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徐克弟: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伊山鎮山前村衛生室在村民的房屋中并不起眼,充滿歲月感的青瓦白墻與周圍融為一體,只有門前鮮艷醒目的牌子提示著這里是一間鄉村衛生室。在衛生室門口的健康教育宣傳欄上,貼滿了預防各種疾病的... 2019-01-17 08:32李軍:錦旗掛在我心中
從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到七八十歲的老人,李軍都盡心盡力。很多患者對李軍有著高度評價,但是在衛生室中卻沒有看到錦旗。“不掛,我都放在心里了,這是患者對我的認可,也是對我的激勵。” 2019-01-10 09:11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