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就中藥材品質升級達成共識 ——《北京共識》倡議行動計劃
《中藥材品質升級無公害行動計劃——北京共識》啟動儀式
中國食品藥品網 記者 宿志紅 報道 中醫藥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是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衍生的巨大的中醫藥市場和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日韓等國的漢方藥成為國人追捧的對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曾在多個場合提及這一尷尬現狀。而在他看來,這也正是中醫藥界應努力解決的問題。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提升中藥材的品質,這是天大的事。”近一段時間這一觀點,已經成為政府、學界和企業界共同關注熱議的話題。在11月12日,由中國中藥協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共同主辦舉行的 “中國藥材品質升級戰略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就此進行了深入研討。
2018年,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提出“三無一全”理念,迎接新時代GAP。根據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針對中藥材發展需求,提出建設“三無一全”品牌基地的設想。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發起人、聯盟主席任德權提出,今后會加大對“三無一全”企業的監管,確保該品牌成為行業放心品牌的代表。
第六屆中藥材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首批“三無一全”企業從任德權主席手上接過了肩負行業健康使命的證書。中國藥材品質升級戰略論壇正是在此背景下,匯集專家企業深入研討推進“三無一全”的有效路徑,引領更多企業推進品質提升。
然而,生態環境的惡化與不適宜,以及主觀上片面追求產量,在藥材栽培過程中不當使用農藥、化肥,硫磺熏蒸過度等不規范操作,導致藥材品質低劣,嚴重危害消費者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制約了中藥材產業及中醫藥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敖陙恚兴幉霓r藥殘留、重金屬、霉菌污染以及偽品替代品日益增多等問題導致中藥安全事件頻發。”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表示。
雖然從2002年開始,我國推行中藥材GAP,但由于中藥材生產中長期存在種植、加工不規范問題,中藥材質量水平仍不容樂觀?!笆袌錾弦恍┲兴幉挠职子峙?,但就是不治病,因為在種植過程中添加了大量植物生長激素,不僅影響了藥效,且有損老百姓的健康。”在約3000人參加的第六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張伯禮舉例。
“現行藥典沒有對中藥材的農殘做出規定,某些藥材近60%以上使用劇毒農藥或限制性農藥,農殘超標竟然高達600倍。這種情況不解決,將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的長遠發展。” 中國藥品食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所長馬雙成在國內中藥材企業約3000人參與的第六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呼吁,“我們不能用藥典的最低標準發展這個產業?!?/p>
“大力倡導無公害栽培是目前我國中藥材品質升級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切入點,是保障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方向?!?作為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發起人之一張伯禮院士尤其關注行業健康發展。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專家一致認為,無公害種植是推進中藥材品質升級,推動中醫藥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不規范生產導致中藥材品質下降,農殘重金屬嚴重超標。因農殘引起的肝腎毒性嚴重危害了人類健康。大力倡導無公害栽培已經成為中藥材行業從業人員的共識。正因此,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在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等生產上使用劇毒、高毒農藥。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醫藥法》明確提出,要嚴格管理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醫藥種植過程中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等。
2018年7月2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征求意見高標準、嚴要求,強化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力促中藥材質量提升。
由知名中藥品牌企業共同發起的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于2018年1月,提出“三無一全”理念,迎接新時代GAP。根據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針對中藥材發展需求,提出建設“三無一全”品牌基地的設想。在數千名企業代表參加的第六屆中藥材共建共享交流會上,首批“三無一全”企業誕生。引導推進道地品種無公害栽培已經成為目前我國中藥材品質升級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切入點 , 是保障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方向。
此前,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文山市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盛實百草藥業有限公司等發起的《無公害三七藥材及飲片農藥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最大殘留限量》、《無公害人參藥材及飲片的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限量》等中國中藥協會團體標準通過專家組驗收,并向社會發布。這些標準規定了多項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標準,其中部分檢測指標已和國際標準接軌,這對三七和人參生產全產業鏈的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此次論壇上,中國中藥協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文山市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盛實百草藥業有限公司等共同發布《中藥材品質升級無公害行動計劃——北京共識》。
倡導開展中藥材品質升級無公害行動,專家學者提出如下倡議:
推動優質藥材生產工程,實現中藥材無公害栽培生產,呼吁有限度地使用國家推薦性標準的化肥和農藥,藥材質量達到藥典標準及無公害質量標準;加大培育抗逆新品種為無公害中藥材生產提供源頭保障,基于道地產區生態適宜性分析的生產區劃實現中藥材的精細選址,依據中藥材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和生產標準規程減少農藥及化肥使用量,推動藥材生產進入“無公害時代”。此外,共識還建議,共建無公害中藥材標準行業規范,保證中藥材安全有效;助力中藥產業升級,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中藥材無公害栽培生產技術規范》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直屬機構——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正式發布。據主編陳士林介紹,該規范涉及常用無公害中藥材的種植及技術規范。其中苗鄉三七、盛實百草、上海市藥材公司等很多種植企業不僅是規范的先行者,更為規范的形成提供了大量實踐數據。
正如共識中所說,實現中藥材的“無公害”需要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要推進中藥材品質升級,一定要推進中醫藥農業和工業的融合,讓工業反補農業,成為投資主題,打造農業企業,帶動中醫藥農業現代化,而要實現這二者的融合,一定要加強產學研協同發展?!眳呛|表示。
在第六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始終關注行業健康發展的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主席任德權為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文山市苗鄉三七實業有限公司、盛實百草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頒發了“三無一全”證書,鼓勵這些企業努力成為品質升級的先行者和引領者,呼吁中藥材企業加強行業自律,用“三無一全”引領產業升級。
企業承諾,包括西紅花、丹參、三七、人參在內的藥材已經實現無硫加工、無黃曲霉素污染、無公害及全過程可追溯。
無公害三七已經成為同仁堂、片仔癀、上海醫藥等知名企業的首選,他們紛紛在苗鄉三七建立了自己品牌的定制農場。在此基礎上,余育啟表示,該公司將用標準進行原料資源整合,通過向行業、農戶輸出三七良種、提供無公害三七種植技術指導等,打造高品質三七原料資源平臺,最終實現從三七全產業鏈企業向產業平臺的轉型升級,通過優質優價實現公司與行業共同發展。
此次會上還舉行了無公害三七全產業鏈戰略計劃簽約儀式。苗鄉三七與片仔癀、梧州制藥、同仁堂、廣州眾生等知名中藥企業簽署重要戰略協議,引領中藥材及飲片品質升級,提升產品質量,為中醫藥健康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