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紹興市上虞區藥品零售企業轉型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日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市場監管局針對該區藥品零售企業轉型發展開展了調研,就如何促進藥品零售企業轉型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安全便捷用藥進行了探索。
現狀:利潤總額首現負增長
截至2017年底,上虞區共有單體藥店及連鎖門店156家,其中連鎖企業2家,轄連鎖門店70家,連鎖率44.87%;全年實現銷售總額23675.6萬元、銷售利潤5740.44萬元、利潤總額-306.36萬元。梳理發現,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連鎖率相對低。上虞區連鎖企業平均門店數為29家、連鎖率44.87%,而紹興市和浙江省的連鎖率分別為49.80%、53.04%。從連鎖變化趨勢看,2017年較上年新開連鎖門店5家。除震元堂、易心堂在商務部2016年醫藥商業零售百強企業榜單中分別排第40位、95位外,其余單體店規模較小、總體實力不強、品牌效應偏弱。
二是新型業態不足。少數單體藥店經營保守,沒有大的投入和運作,沒有發展新型業態和新型增值服務,利潤總額總體增長較慢。有的藥品零售企業為搶占市場,投資速度過快、規模過大,利稅總額、利潤總額連續負增長。
三是發展趨勢堪憂。近年來,上虞區各連鎖企業和單體藥店業主努力經營,2017年藥品零售企業實現銷售總額、銷售利潤“雙增長”,分別為1970.15萬元和933.6萬元,同比2016年分別增長4.98%、-16.94%。但利潤總額首次出現負增長,呈下降趨勢。
原因:資本運作活躍度偏低
總體上看,上虞區藥品零售企業發展基礎相對較好,整體質量較優,但主要經濟指標出現負增長,發展趨勢不容樂觀。
首先,資本運作保守,資本運作整體活躍度偏低。華虞大藥房經營風格相對穩健,最近3年門店數量相對穩定。少數單體藥店業主小富即安,求穩怕變, 難有大的投入和發展。醫藥電商、大健康產業等新業態難以萌芽,增值服務和附加值少。
其次,紹興市對藥品質量監管要求較為嚴格,如《紹興市藥品零售藥店設置規定》明確連鎖加盟門店、外地連鎖企業門店參照單體藥店管理;衛生部門對云處方、電子處方等嚴格把關;社保部門對醫保定點藥店管理較嚴。這些政策雖然保證了社保資金和用藥的安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
另外,本地藥房在區外品牌優勢不明顯,單體藥店在區域外影響力較弱,再加上配送成本較高、人員管理困難等,影響了其區外發展的積極性。
對策:引進新型業態促發展
綜上,建議如下:
一是堅持放管并舉。在市場監管政策方面,進一步降低對連鎖門店倉庫設置要求;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進一步優化許可事項審批流程;會同社保部門抓好零售和醫保定點藥店合理布局。在衛生政策方面,探索“處方藥+電子處方+醫保在線支付”的三方信息共享模式,促進醫、藥分開。
二是加強外引內拓。積極引進行業巨頭、大品牌、上市企業,鼓勵其設立直營連鎖門店;積極引進藥學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和影響力;鼓勵連鎖企業通過收購將現有單體藥店改為直營門店,積極開拓區外市場。
三是引進新型業態。近兩年,制藥企業直接將產品授權給藥房銷售的DTP模式越來越普遍,鼓勵制藥企業和醫療機構合作發展DTP。對新開設的DTP藥房,建議社保部門驗收后即認可社保定點資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需配合健康管理長期服藥,連鎖企業可利用門店布局優勢,將病人、處方、藥品三者關聯。安裝無人售藥機,實現24小時無人售藥。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市場監管局)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