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飛檢+培訓”破解食品安全責任落實難題的實踐與思考
食品安全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只有真正落實生產者和監管者的責任,才能實現食品安全的長治久安。近年來,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四個最嚴”指示精神,創新實施“飛行檢查+現場培訓”模式,在破解基層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監管責任落實難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現狀:多、小、散格局占主導
安徽省食品生產經營者雖然數量龐大,但產業基礎薄弱,總體水平不高,小企業、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仍占大多數。從業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很多不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不知履行義務,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較大。另一方面,基層監管力量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等一系列問題,也影響了監管效果。
以食品生產企業為例,2016年,安徽全省各地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企業2381家,發現違法問題1590個,平均100家企業中問題企業占26.5家,每1家企業存在問題0.67個。同年,安徽省局累計對89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飛行檢查,發現問題企業73家,發現違法問題220個。平均100家企業中,問題企業占82家,每1家企業存在問題3個。
雖然安徽省局曾連續3年對基層檢查員開展專業培訓,并在6個地市篩選了72個培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但依然存在不足:一是培訓時間不夠,很多問題無法講深講透;二是培訓人員不夠,由于會場所限,難以做到全員培訓;三是實際操作不夠,由于參訓人員多,時間緊,無法做到全過程培訓;四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現場授課,給學員展示的多是典型的、標準化的理想模式,對現實中的問題缺少解決思路和方法。
探索:新型模式受好評
針對上述問題,安徽省局創新實施“飛行檢查+現場培訓”模式,即在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飛行檢查的同時,對生產經營者和監管人員開展現場培訓。
一方面,檢查結束后,即組織企業相關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召開檢查結果通報會,通報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同時逐條講解整改要求和方法,使企業既知道哪里有錯,又知道怎么去改。對這樣的飛行檢查,企業負責人“心服口服”,認為既是對他們的警示和教育,又是培訓和幫扶,消除了抵觸情緒,自覺實施整改。
另一方面,針對飛行檢查暴露出的監管部門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現場組織檢查人員召開培訓會,詳細講解監管中存在的盲區和薄弱環節,使基層監管人員既知道查什么,又知道怎么查。培訓的同時,還向監督檢查機構日常發出《食品藥品監管巡查(督查)整改問題清單》,指出監管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建議。這種為基層監管人員量身定制的“師傅帶徒弟”式的現場培訓,克服了傳統“填鴨式”教學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重宣講輕互動、重群體輕個體等不足。
思考:抓住關鍵因素解難題
“飛行檢查+現場培訓”模式,既是對企業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和能力的精準督查指導,又是對基層食品安全執法人員履職能力的精準培訓,切實做到了一次飛行檢查,企業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迅速提高,基層監管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同步快速提升。
2017年10月,安徽省局使用“安徽省事中事后綜合監管系統”,隨機抽取了36家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對應的72名檢查員,按照監督檢查要點對企業開展“雙隨機”檢查。結果顯示,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明顯提升,除4家企業停產外, 32家企業共發現問題201個,平均每家企業發現問題6.3個,遠高于培訓前水平。同時,生產經營者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意識明顯提升,很多被飛檢過的企業還成為食品安全示范單位,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目前,安徽省局要求各市級局比照省局的模式,按照轄區生產者數量10%的比率,對區縣開展“飛行檢查+現場培訓”,計劃用一個食品生產許可周期(5年),實現“飛行檢查+現場培訓”覆蓋全省一半企業和基層監管部門。
歸根結底,“飛行檢查+現場培訓”,就是抓住了“人”這個關鍵因素,將條文化的法律規范、專業化的安全術語、概念化的監管要求,因企而異、因人而異地化為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具體做法,和聽得懂、做得到的生動要求,讓食品從業者和監管者真正弄懂了需要干什么、怎么干,從不愿干到自覺干,從而最終實現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落實。
(作者系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
(責任編輯:郭思男)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