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檢查有回音 督促整改抓落實——海口市區食藥監管部門聯手整改“豆腐城”
8月4日凌晨,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海口豆腐城開展突擊檢查,發現豆腐城的環境衛生臟亂差、生產豆腐的工人不戴口罩不佩健康證、操作也極不規范,還存在著食品安全隱患。
突擊檢查結束后,省、市、區三級食藥監管部門都下達到了整改書,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瓊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立即跟進,并派工作人員進駐海口豆腐城,提出了近中期整改計劃。以海口市瓊山區食藥監管局下達的整改書為例,共提出了9條整改意見,包括對豆腐加工場所進行清理,開展“搬家式”大掃除;所有加工原料都要上架立地存放;食品添加劑要嚴格按“五專”管理;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培訓等等。
海口市食藥監局局長符勇帶隊到“豆腐城”的車間進行檢查,認為“豆腐城”出現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是由于政府重視不到位、企業管理不到位、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造成的。針對存在的問題,海口市食藥監局指出,豆腐是老百姓喜愛且消費量大的日常常用食材,對這類食品要從嚴管理,嚴格把關,不能把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市場流到百姓餐桌。
圖為整改后的豆腐加工車間
海口市食藥監局和瓊山區食藥監局針對“豆腐城”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由海口市局食品生產處牽頭研究制定豆腐加工流程以及豆腐加工的必做禁做清單,解決管理不到位問題。必做清單包括:加工區應有完善的密閉式排污系統;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三防”設施應到位;加工工藝布局設計合理,避免交叉污染;直接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必須用無毒無害無異的材料制成等12項內容。禁做清單包括:廠區周圍禁止有毒有害氣體、煙塵、粉塵、放射性物質及其他開放性污染源;禁止使用農殘超標、腐敗變質、受工業“三廢”污染的的材料作為豆腐加工原材料;禁止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從事接觸入口食品加工工作,禁止工人赤膊加工豆腐;禁止非法添加化學有害物質、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禁止使用污染水源加工豆腐等12項內容。
針對豆腐主要在凌晨生產,而這個時間段企業沒有管理人員對各檔口進行監督以及各檔口責任人對“豆腐城”企業管理人員訓導不予理睬的問題,可由海南長緣香實業有限公司及瓊山區局共同聘用協管員,對豆腐城內各檔口實施24小時監督,解決監管不到位問題。
制定“豆腐城”近期及中期生產車間硬件改造目標。對環境衛生、赤膊加工、食品不離地存放及物品擺放零亂等問題,一個星期內必須改造完成,設施、容器盡量全部換成不銹鋼的材質。對抽風系統及地板改造等工程量較大的問題要制定中期改造計劃,在今年內完成整改。針對豆腐加工排水腐蝕性大的問題,可選擇幾個檔口進行試點,效果好的就在所有檔口推廣。
海口豆腐城業主單位——海南長緣香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秋莊向記者介紹,自8月4日海南省局開展突擊檢查后,公司就在省市區三級食藥監管部門指導下,切實有效地開展各種整改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根據食藥監管部門的要求,完成了13項具體整改項目,包括召集全體豆腐車間生產戶舉辦了三期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班;組織全公司人員對豆腐城的廠區、生活區開展了里里外外大掃除,讓環境變得清潔衛生;對豆腐車間的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比如統一采購了不銹鋼添加劑專用柜、不銹鋼原材料架;統一建設“豆渣存放集中間”,將生產區和加工廢料區隔離開;建立起豆腐加工原料當時領用制度以及食品添加劑“五專”(專人、專柜、專鎖、專用臺賬、專用)管理制度;重新設計“三防”門窗設施等。
海口市食藥監管局肯定了海南長緣香實業有限公司近期的整改成效,同時表示,今后將進一步跟蹤海口豆腐城的中期整改工作,加大對日常監管和巡查,確保為海口市民供應安全、放心的豆制品。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