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前景可期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養生保健機構,加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潤美世界中醫養生大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在近年來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助推下,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前景可期。
“中醫藥是我國的國粹,中醫藥養生保健是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的發展歷程和現代醫藥有所不同,其從開始就注重養生保健和食療的結合,然后才發展到藥物。可以說,中醫藥的養生保健是具有理論和實踐基礎的。這也是我國政府大力支持中醫藥養生保健發展的重要原因。”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葉祖光說。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談圣采表示,近些年基于中醫藥發展起來的養生理論和實踐風靡世界,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在世界范圍內同樣越來越受歡迎。
來自加蓬共和國、現在南京中醫藥大學交流的中非傳統醫藥學顧問郭末博士表示,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在非洲同樣前景可期。這主要是因為非洲人口眾多、病種多,且很多國家比較富裕,有能力消費中醫藥保健服務,對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盡管在國際和國內都已經呈現出蓬勃發展趨勢,但從產業發展階段來說,我國的營養保健產業(包括中醫藥保健品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普及率不及10%,遠遠低于美國的70%;人均消費不足20美元,也遠遠低于美國的101美元。”談圣采認為,隨著常見病、慢性病等發病率的上升以及老齡化的加劇,未來我國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業發展空間巨大。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醫藥養生健康服務及其產品的推廣,都不能脫離中醫藥理論的指導。如中醫理論的陰陽平衡及中藥配方的‘君臣佐使’原則,既是我國中醫藥保健服務的理論指導,也是區別于西醫藥的重要特色優勢。中藥長于炮制,西藥長于萃取和合成,如果不能發揮方藥的整體特長,僅僅憑借單獨的一味中藥去跟某種西藥比較藥效,往往沒有優勢。但是如果利用‘君臣佐使’的原則發揮每一味藥材的優勢,系統地配方,則可以從全局的角度,為患者提供整體、系統的治療和保健,其效果和優勢往往很明顯。”山東潤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舒新斌主張,應用中醫保健的理論和知識,致力于以藥食同源、復方配伍的特色定位中醫養生保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大會邀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鼓樓中醫醫院等專家以及中醫保健品產業的投資商、國內外渠道商、原料供應商等多方人士參會。會上還舉行了潤美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相關信息發布儀式。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