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江都區治理食品小作坊
本報訊 “現在省、市對食品小作坊管理有了新規定,只有對小作坊進行升級改造,領取登記證,才能名正言順地從事加工經營。”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喜慶糕點經營部負責人項節英近日坦言,以前因無證經營,做生意總是提心吊膽,現在領取了小作坊登記證,心里踏實了,生意也好做了。
據統計,江都區現有各類食品小作坊1100多家,符合衛生標準的不足1/3。一些食品小作坊以閑置的舊房、車庫作為經營場所,條件簡陋;從業人員多數是臨時招用的農民工和失業人員,未經過專業技術培訓,操作技能、衛生意識較差,食品安全難以保證。如何引導食品小作坊能夠持證加工經營,成為江都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關注的大問題。
“一定要引導食品小作坊持證經營。”在學習《江蘇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該局決定從宣傳、規范和服務三方面著手,因戶制宜,精準施策,破解辦證難題。
位于該區工農東路的一家燒烤店,多年來一直無證經營。該局監管人員實地了解情況后,向其負責人解釋在未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記證前,不得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規定,并當場將其許可問題轉告相關部門,協調盡快依法解決。今年7月以來,該局多次組織執法人員深入小作坊,與經營戶負責人座談,摸清實情,聽取意見,使其了解食品小作坊登記的目的、要求以及出了問題的后果,營造理解、支持辦證的良好氛圍。
在治理小作坊過程中,該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讓經營戶規范有序經營。該局規定,今后凡申請從事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的,應按照新的標準進行核準,嚴把審批關;對從事多年、條件差的老作坊,由社區、村鎮及市場主辦單位出面協調,動員經營戶量力投入,進行升級改造,并給予2~3個月過渡期,經審核符合要求的予以保留,使其規范運營;對衛生環境極差,不具備生產加工條件的予以清理,勸其停業轉行。同時,該局專門編寫了《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常識必讀》教材,組織業主技能培訓,確保食品小作坊健康運行。
為了破解食品小作坊“先照后證”的辦證難題,該局主動將前端注冊登記服務工作前移,與許可審批部門有效對接,實現登記、許可同步審核,證照一并辦理。“下一步,食品小作坊必須要持證經營。我們將不斷優化審批職能,探索證照聯辦,簡化辦事流程,多舉措解決辦證難題,讓食品小作坊不再為證無奈,‘名正言順’經營。”該區食安辦副主任于金瓊說。(生宏 文紅)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