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7月28日電(李楠)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近年來,吉林省長春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加強監督,保障了一方食品安全。那么,他們的工作有哪些獨特的亮點?近日,新華網對吉林省長春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敦化市進行實地走訪。
長春市:“陽光廚房” 消除餐飲服務業后廚食品安全隱患
消除餐飲服務業后廚的食品安全隱患,一直是食藥監部門監管執法的一個重點。在吉林省長春市紅旗街巴黎春天美食城,這里的檔口與普通美食城有所不同:后廚況完全透明,前來吃飯的顧客能隨時了解到食物加工的全過程。
據了解,這是“陽光廚房”工程的一種形式,對餐飲小吃城等小型餐飲單位進行統一規劃改進,實行透明玻璃窗式、無阻隔式廚房建設,讓顧客對后廚環境衛生狀況、工作人員操作過程一目了然,形成廚房與就餐統一場所、同一空間、同一視野,達到透明化廚房的餐飲服務環境。
在該美食城的一家火鍋店,在餐廳的顯眼位置,墻上掛著的電視將后廚工作人員忙碌的過程一一播放出來。
“我經常帶家人來這里就餐,主要因為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后廚菜品的制作過程,讓我對質量安全比較放心,所以會經常來這家火鍋店”,一位前來就餐的中年女士說。
該店老板稱,“現在各大餐飲企業的競爭力都很激烈,實施“陽光廚房”改造后,不但讓客戶對就餐環境方面的滿意度有了較大提升;同時,也給餐廳帶來了不錯的收入。”
吉林省長春市紅旗街巴黎春天美食城“陽光廚房”檔口之一(新華網 李楠 攝)
長春市朝陽區食品藥品管理所監督三科科長張健壯是該轄區的網格化管理負責人。他說,“剛在后廚安裝視頻探頭時,怕一些員工有抵觸情緒,不過通過試點推進的情況來看,不僅沒有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員工積極配合,后廚臟亂差現象消失了,比以前干凈清潔了,員工樂于在敞亮干凈的環境里工作。”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魏茂義說,“陽光廚房”工程的實施不僅維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有利于發揮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作用,同時對生產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法》形成倒逼機制,確保百姓的飲食安全。
敦化:創新電子監管方式 提高食藥安全監管效能
“‘統一車體,統一噴字,統一標識,統一備案’,送貨人員運用 ‘智客通’軟件,隨身打印電子送貨小票,一定程度上防止假冒食品流入市場。”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贏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宋慶波在談到企業在利用當地食藥監部門開發的電子可追溯系統軟件時對新華網表示。
軟件的應用讓公司在進貨、存儲、銷售等三大環節受益匪淺。宋慶波介紹,該軟件專門設置“庫房臨期預警”的功能,該功能會根據乳業的生產日期、過期日期發出預警,提醒公司還有多少貨物即將超出保質期;同時,公司會根據實際庫存情況更改營銷策略,更全面的保證企業的營收。
據了解,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贏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完達山乳業在敦化市的經銷商。每星期需要往敦化市及縣區送貨2-3次,每次送貨價值約3-4萬元人民幣。
自從有了食品送貨車統一標識和一票通之后,所送的貨物不僅受到終端客戶的認可。宋慶波說,“有些終端客戶擔心接收假貨,現在只認可公司帶有食藥監統一送貨標識和一票通,這么做讓公司節約至少一半人力成本。”
據了解,為實現食品從批發企業到銷售點的全程追溯,在敦化市開展食品送貨車統一標識、安裝可追溯系統試點,為200余家食品經營業戶的472輛食品送貨車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吉林省敦化市市場和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自主研發了“網格化監管信息平臺系統”,將日常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傳至分局和相關業務科室進行實時指導。
該局局長周東彪認為,該系統自動記錄監管頻次和時間,對監管人員實行了動態管理。這套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問題早發現,事態早控制,監管全程化”,這些也極大的緩解了地方監管人員少、任務重、業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到截至目前,已經有258輛食品送貨車噴涂標識,162輛食品送貨車安裝了車載電子可追溯系統終端設備。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共完成食品藥品電子追溯設備簽約9248戶,入網運行2974戶。
周東彪表示,目前,電子可追溯系統已在全州推廣,取得初步成效。實現食品從批發企業到銷售點的全程追溯解決了食品在流通環節的監管難題。
發揮基層社區優勢 升級食品安全工作品質
丹英社區是一個典型城市社區,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局子街。轄區總面積0.8平方公里,現有食品藥品經營網點54家。近年來,丹英社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在街道的帶領下,按照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要求,以構建社區食藥安全體系為重點,以預防食藥安全事故發生為主線,以保障人民群眾飲食衛生和健康安全為目標,狠抓落實強化監督機制,加大檢查力度,完善機構,不斷提升食藥安全監管能力,切實提高社區食藥安全整體水平。
丹英社區書記王淑清介紹,為全面做好食藥安全工作,該社區對工作人員實行了區域網格化管理,主要通過多員聯動,將以前的被動服務、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服務、精細管理,讓居民足不出戶就享受到社區提供的便捷服務。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局子街丹英社區(新華網 李楠 攝)
據了解,為了詳細掌握轄區餐飲服務單位的真實現狀,每年年初,社區都會組織人員對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拉網式的摸底調查,摸清各餐飲單位的基本情況,并把證照取得情況、經營場所、業主基本情況、從業人員情況、餐飲服務范圍及衛生設施條件等信息建立監管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此外,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效預防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發生,該社區實行早問訪(6:00-8:00)、晚回饋(5:00-8:00)工作方法,變上訪為下訪,打造5—10分鐘便民服務圈,社區網格員每天24小時保持通訊聯絡暢通。
2015年該社區成立食品藥品便民服務站,該站集快速檢測、咨詢服務、舉報受理、科普宣傳、預警交流“五位一體”,每天實時發布安全預警信息供消費者參考,接受消費者現場咨詢及投訴舉報。
進一步加強食用藥品安全工作,深入宣傳和全面提高居民飲食用藥安全意識和水平,普及飲食用藥安全知識,丹英社區集合了全社區的各方面人力資源,開設了“食品藥品安全市民大講堂”。社區居民欽敏穎以《食品安全重如山》為題,結合自身經歷和身邊的實例,為轄區居民們講述科學飲食和合理用藥的相關知識,引起與會人員強烈共鳴。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高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該社區還成立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當出現食品藥品安全事件時,社區食品藥品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在2小時內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