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全面加強中藥材監管
本報訊 近日,在海拔2000多米的甘肅省隴西縣柯寨鄉魯班山村的黃芪標準化種植基地,一位年輕的藥農從地里撿起幾張粘蟲板。
不打農藥,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這些物理方法防蟲滅蟲,這與地膜覆蓋、根腐病綜合防治等技術在內,都是魯班山村黃芪基地的“標配”。隴西縣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約35萬畝,推行標準化種植,是該縣從源頭保證道地藥材質量安全的一項重要舉措。
隴西縣地處黃土高原邊緣與秦嶺支脈丘陵地帶之間,為典型的黃土梁峁與河谷地形,海拔在1612米到2778米之間,氣候干燥,冬暖夏涼,非常適宜多類中藥材的種植、貯藏和交易。隴西中藥材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是公認的“中華藥都”、“千年藥鄉”。
近年來,在隴西縣委、縣政府加強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思想指導下,全縣已建成以首陽為中心的黃芪生產基地,以福星為中心的黨參、板藍根生產基地,以寶鳳為中心的黃芩、款冬花生產基地,以及以首陽、碧巖、萊子為中心的優質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基本實現種植業“三化”格局,即品種多元化、布局區域化、生產基地化。與此同時,隴西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市場監管,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為副組長,食品藥品監管、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和鞏昌、文峰等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中藥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落實各方責任。
首陽地產藥材市場和中國·文峰藥材交易城是隴西縣最重要的中藥材交易和集散地。為做好兩大市場的監管工作,隴西縣在首陽市場設立監管站,組織食品藥品監管等9個單位14人常駐市場,對市場經營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及時發現并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在隴西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嚴格加強中藥材市場日常監管的基礎上,隴西縣建立了中藥材市場專項整治聯合執法機制,集中力量整治了一批非法生產加工、不規范倉儲、硫磺過量熏蒸、人工染色增重、摻假使假制售中藥材及飲片違法犯罪行為。2015年,隴西縣共開展中藥材市場專項整治5次,查辦中藥材違法違規案件23起,沒收違法經營的中藥飲片14種14批次245公斤,向公安機關移送假蒲公英案件1起,案值15萬元,有效地規范了市場秩序。
按照打建結合的原則,隴西縣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先后指導文峰和首陽兩大中藥材市場建立了藥材準入制度、中藥材質量管理制度、中藥材保管養護制度、中藥材抽樣檢驗制度、從業人員培訓制度、藥商不良行為公示制度等11項管理制度。隴西縣局還指導兩個市場分別成立了中藥材市場監管大隊,由縣局駐市場執法人員現場指導,帶領監管大隊人員每天不定期巡查監管。同時,在文峰藥材市場成立了由16名行業內專家組成的市場質量監督委員會,開展中藥材及飲片質量檢查工作。
隴西縣局稽查局局長安選軍告訴記者,該局對中藥材市場內的商戶實行記分制管理,并將監督抽驗結果在網站和市場內公布,激勵從業者誠信、守法經營。(記者王春梅 通訊員李開銀)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