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局與丹陽市共同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創新區
本報訊 近日,江蘇丹陽市政府辦公室調研編發了《大力搭建省市合作共建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平臺》的文章,詳細介紹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與丹陽市政府合作共建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調研文章以“政務參考”的形式,印發市長、副市長,以及市委辦、人大辦、政協辦、紀委和各有關部門,引發積極反響。
丹陽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2011年,丹陽市委、市政府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全市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并在生命科學產業園內規劃建設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2013年1月7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與丹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江蘇省局支持丹陽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建設發展備忘錄》。據悉,這是江蘇省局首次與地方政府簽訂有關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備忘錄》。
《備忘錄》明確,江蘇省局在法律法規框架內提供醫療器械注冊、許可、監管等方面的優質服務,為醫療器械企業解決產品注冊、認證審批、廠房改造、擴規上檔等方面的實際問題,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性支柱企業。丹陽市政府在《備忘錄》中承諾,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單位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要求,有效落實各方在保障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上的責任。
江蘇省局與丹陽市政府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駐江蘇省局紀檢組長吳應年多次帶隊到丹陽現場辦公,了解《備忘錄》落實情況,先后解決了困擾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10多個問題。江蘇省局還率先改進行政審批權,將醫療器械經營許可權限下放給丹陽市,使丹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可以在法律法規框架范圍內開展醫療器械的行政許可、日常監管。今年以來,江蘇省局還對丹陽50多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20多名技術人員組織了“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醫療器械風險管理”等專題培訓,受到企業的廣泛好評。
據丹陽市局局長孫蒙介紹,《備忘錄》簽訂后,通過努力,丹陽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呈現出創新能力強、企業規模大的特點。目前,產業園內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擁有各類專利62個。己有魚躍醫療、海昌隱形眼鏡、瀝澤生化、華洪中藥、福旦醫藥和云陽藥業5個項目進駐,總投資超過40億元。尊龍、中潤、鴻晨、凱樂康、輝鳳、海環等一批醫療器械企業也將相繼入駐并投入生產。
“借得東風好行船。”孫蒙感慨地說,《備忘錄》的簽署,不僅促進了丹陽醫療器械高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并且通過產業園帶動了整個丹陽市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2014年,丹陽市醫療器械企業總投入15億元,預計全年醫療器械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0多億元、出口總額15億元、上交國家稅收5億元,分別比2013年增長40%、20%、43%。
據悉,為加強監管,保證醫療器械產業園區產品質量,下一步,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將在丹陽設立受理點,對抽樣、送檢產品集中受理和檢驗。江蘇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也擬在丹陽設立分會,努力促進丹陽由醫療器械大市向強市轉變。(邵小青 姜慧淵 孫 炎)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