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健康處方
健康時報記者 田 茹 實習記者 張利軍 閆安憶 劉文杰
新聞背景:8月31日至9月2日,中國老年醫學和老年健康產業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老人護理、感染、運動障礙等多個論壇同時進行。
受訪專家:
馬 莉,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護理部主任;
張 素,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護師;
秦 斌,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劉新民,北大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
王蔭華,北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易焦慮
給老人一份關愛
如果你老了,你會最怕什么?如果你老了,你最需要什么?如果你老了,你最希望什么樣的生活?答案可以分別用三個詞來回答,那就是孤獨、親情和快樂。
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老伴去世之后,為了能經常見到自己的孩子,每周要坐幾個小時的火車,只為了見孩子一面,和孩子說幾句話。因為,老人,最怕的就是孤獨。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護理部主任馬莉說,在他們老年病科收治的很多患者中,如果親人對他們不是關注和支持,而是埋怨和責罵時,老人出現焦慮抑郁的可能性會很大,想要得到的尊重和親情沒有得到,時間久了就會覺得自卑,恐懼和不安就更是強烈。
老人最需要的就是親情。他們最在乎的不是金錢,而是子女奉上的那份關愛。
會摔倒
要兩步知行
一位80多歲的老人,身體一直不錯,去買菜的時候,踩著小狗的尾巴后,慌忙躲開,摔在地上骨折了,再也走不了了。還有一位老人,已是重癥骨質疏松,上浴室臺階的時候,用腳磕了臺階一下,當時沒什么事,可過了會兒腿上就腫了個大包,結果卻是骨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張素主任提醒,高齡老人要防摔,要做到一知一行。
知:老人在醫院進行健康評估后,自己要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行:老了后身體跟不上頭腦了,要讓頭腦跟著身體走,不要過急過快,必要時配備助行器來避免傷害。
帕金森
留意三癥狀
北京醫院神經內科秦斌主任醫師說道:“其實,在帕金森病的極早期,會出現嗅覺障礙、便秘、睡眠障礙等癥狀。”
嗅覺減退或喪失被認為是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前的標志,有高達90%的患者會受到影響。2006年美國神經病學協會在“新發帕金森病診斷和預后指南”中指出:嗅覺功能的檢測可能有助于鑒別帕金森病和歐帕金森綜合征,明顯的嗅覺功能障礙提示帕金森病,而非帕金森綜合征。
40%的帕金森病患者會有睡眠障礙,表現有失眠(入睡困難、睡眠破碎、早醒)、日間睡眠較多、睡眠異常(夢游、夢魘、說夢話、肢體舞動,常是不愉快的)等。
幾乎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便秘,一方面疾病本身就可出現便秘癥狀,另一方面治療藥物也可導致便秘,增加食物中水及纖維的含量,增加運動,有助于緩解便秘。
易感染
四項要注意
北大醫院呼吸內科劉新民教授介紹說,感染導致的疾病老人多發,其中老年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的一類多發病,口咽或胃內容物沒有進入消化道而是走了岔道,進入了喉部或下呼吸道時就會引發老年吸入性肺炎。
一位65歲的患者,斷斷續續咳嗽咳痰3個月,胸片檢查未能確診,通過氣管鏡檢查治療后從氣管中取出20多塊辣椒;一位66歲的女患者在咳嗽咳痰,咽部不適22個月后才發現罪魁禍首竟是她近兩年前吃的排骨!
老人要防吸入性肺炎,要注意“潔、側、碎、啞”四個方面。老人要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 在餐后及時刷牙及清洗假牙;睡覺時以側臥位為宜,避免口腔內的分泌物倒吸進入氣管內;老人盡量少吃含碎屑較多的食物,避免碎屑亂跑;吃飯時做個“啞巴”,盡量不說話以免導致嗆咳。
會糊涂
五征兆提示
北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蔭華說,老年癡呆的主要表現就是記憶力衰退。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表現,簡單說就是“變、笨、嘮、亂、幻”。變:像老小孩,喜怒無常,情緒不穩;像個老財迷,藏錢包;還可能老不正經,會有不軌性行為。笨:話講到一半停下來,說不下去了,東西都叫不上來了,也不會看報紙了;嘮:嘮嘮叨叨,反復重復一句話,一個問題;亂:水果放在壁櫥里,手表放在衣柜里;幻:從一面鏡子前走過,覺得屋里有另外一個人,卻不知道那其實就是自己。
對于老年癡呆患者來說,家屬不要回頭和他的過去比,而是要面對今天的他,不要期待著他會越來越好;不要過高地評估他的能力,安全、衛生和飲食可能都沒辦法完成;也不要看他什么都不行,要留意他保留下來的功能,這樣平靜地照顧患者,雖然不能阻止疾病的發生,但可以讓這個進程變得慢一些。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