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黃牛炒賣疫苗應冒頭就打
根據報道,廣東省深圳市11月26日實行搖號接種九價宮頸癌(HPV)疫苗,疫苗“一針難求”的狀況引發網絡熱議。記者隨后調查了北京十幾家社區免疫預防接種門診,居然沒有找到一針九價HPV疫苗。值得關注的是,有黃牛在電商平臺高價銷售九價HPV疫苗接種名額,三針套餐總價6600元,并聲稱接種地點為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售價比疾控中心官方價格高出2631元。
由于接種人數逐年遞增,但只有一家跨國藥企生產,產能一時難以提升,九價HPV疫苗缺貨成為當前許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問題。在國內,九價HPV疫苗剛剛獲批上市,導致極短時間內需求出現井噴。加之此前九價HPV疫苗并沒有銷往國內市場,供貨渠道尚不健全,藥企調整供貨計劃需要時間,所以國內市場上出現疫苗緊缺在所難免。
大量需求不能得到及時滿足給黃牛留下了機會。據稱,被一些網店標明為“暢銷產品”的九價HPV疫苗,在北京、成都、重慶、上海、廣州等城市均有銷售。其供貨途徑無非兩種:一種是走正規的疫苗供貨途徑;另一種是通過代購或郵寄等方式提供疫苗。假如,通過正規供貨途徑的疫苗也能被黃牛倒賣,則暴露疫苗管理與分配方面存在的漏洞。預約接種需要實名登記,能夠倒手賣人很可能是有內部人員配合,對此必須嚴查。代購或郵寄疫苗的風險則在于,疫苗真假存疑,即便是真疫苗,也可能因為無法保證全程冷鏈運輸導致失效,危害受種者健康,對此也不應放任不管。
黃牛炒賣九價HPV疫苗或許只是短時現象,但只要這種現象存在,就會擾亂正常的疫苗供應和接種秩序,進而威脅公眾健康。因此,對于這類行為,應該完善法律法規,明確商家和網售平臺的主體責任、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冒頭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