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藥監為企業創新“卷服務”,“東西南北”均將設立服務站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王曉冬) 9月9日,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大興站(以下簡稱“大興服務站”)在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正式揭牌成立。這是繼昌平區、經開區之后,北京市設立的第3家市級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標志著企業創新成本進一步降低,首都生物醫藥產業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企業獲得藥監部門服務的“物理距離”與藥監部門為企業服務的“心距離”越來越近。
2023年,北京市藥監局在全國首創設立省級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截至今年8月底,兩家服務站已累計服務企業近2000家次,解決企業問題超過2600個,累計幫扶37家進入醫療器械創新通道的企業產品順利獲批上市,助推40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獲批上市。今年以來,又成功推動20款創新藥械產品獲批上市,產品包括全國首個干細胞治療藥物、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控制系統、數字手術顯微鏡等多個突破性創新產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記者了解到,服務站主要提供5種服務模式:
——審評審批服務前置。針對創新藥械項目,提供注冊申報資料形式審查、臨床試驗核查、生產現場檢查等“一對一”上門服務,推動審評環節前置介入,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定時咨詢高頻服務。通過“北京藥監”公眾號、服務二維碼等渠道,建立每周咨詢預告機制,集中解答企業注冊申報、體系核查、持有人變更等高頻問題。
——搭建資源對接平臺。聯合屬地政府、科研院所及產業園區,定期舉辦政策沙龍、項目路演及產學研對接活動,促進創新要素高效配置。
——構建培訓指導體系。開設專題公開課、駐站人員實訓及企業定制培訓,涵蓋注冊審評、核查檢查、臨床試驗設計等領域。
——幫助展示創新成果。設立服務展廳,通過案例展播、成果推介等形式,宣傳本土創新產品,助力企業拓展市場。
服務站經過兩年多的運行發展,提供的全鏈條服務愈發成熟完善,從研發初期技術指導,到臨床試驗設計、注冊申報輔導,再到生產現場檢查,全程陪伴產品上市,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服務站已經成為北京市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服務的重要平臺窗口。
大興區作為首都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基地,已集聚800余家企業,其中292家是高新技術企業,誕生了5款一類創新藥、14款三類創新醫療器械。此次服務站建立在大興區,可以依托大興區“兩區”建設政策紅利,承接國家藥監局的試點政策,如優化創新藥臨床試驗審評審批試點、藥品補充申請審評審批試點等,為企業創新提供制度保障。大興服務站的建立,還將進一步強化區域產業優勢,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推動疫苗、細胞治療、數字療法等前沿領域形成產業集群。
記者還了解到,繼大興服務站之后,北京市第4家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海淀服務站,也將于近期揭牌。屆時,全市將形成“東南西北”協同布局的服務網絡,進一步縮小政策服務半徑,提升企業獲得感,為首都醫藥產業國際化提供堅實支撐。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