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民、服務為企,北京“藥品安全宣傳周”活動豐富多彩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王曉冬)今年,“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北京市藥監局依托這一平臺,通過市、區藥監部門聯動,推出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構建共治共享藥品安全治理格局。
上下聯動的特色活動豐富多彩
“政策進園區”活動是北京市藥監局常年設立的一項為民活動,深受企業歡迎。在宣傳周期間,進園區活動力度加大,將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生物醫藥企業合規指引,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搭建政策對接與項目合作平臺。
藥品安全宣傳周也是彰顯跨區域協作力度的舞臺,北京市藥監部門將深度參與京津冀生物醫藥領域前沿動態交流,探索監管模式創新。
今年,北京市藥監局利用承辦國家藥監局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契機,組織在京大學生參觀北京市藥品檢驗研究院。這是全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藥品檢驗機構之一,獨特別致的科普展廳以及各種實驗室,將使大學生耳目一新,激發他們探索藥品奧秘的興趣、感受科技對監管事業的支撐力量。
北京市藥監局還將組織市民走進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企業,實地體會生產全流程安全控制體系。邀請市民參觀藥品法治宣傳基地,直觀感受藥品法規發展脈絡。現場學習中藥材鑒別方法,體驗快篩檢測技術,也是今年的特色活動。
在熱鬧的商圈、社區,資深執業藥師現場解答用藥疑問,并提供用藥管理指導?!鞍踩盟幋笾v堂”公益講座,安全用藥的主題宣傳海報、折頁,精心制作的語音播報,科普動畫和情景短劇,更是遍地開花,方便市民隨時隨地獲得安全用藥知識。此外,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公交地鐵,以及政務大廳、社區廣場、學校商場、航站樓等地,這些安全用藥知識滾動播放,強化市民安全用藥意識。
各區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區域特點將開展特色活動,重點針對兒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設計分眾化科普內容,確保上下聯動、精準覆蓋,形成良性互動的宣傳格局。
為民服務的監管理念賦能產業升級
今年“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藥品安全監管為民”。北京市藥監局為民服務理念深厚,監管成效顯著。“十四五”期間,北京市藥監局通過多項創新政策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效果明顯,包括全國首個干細胞治療藥物在內的13款創新藥獲批上市;55款第三類創新醫療器械注冊上市,數量居全國首位。北京首創藥品進口通關抽樣一體化模式,實現24小時完成進口藥品通關和抽樣。全國率先實現臨床急需藥械即收即檢,2025年已完成即收即檢9個品種、19批次,貨值近1億美元。推動發布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首批10家醫療機構、5家藥品進口企業“白名單”,累計獲批臨時進口藥品品規25個(其中20個為罕見病藥品),惠及患者約4900人。
近五年,北京市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年均抽檢1.3萬批次,藥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8%以上。非現場監管成效明顯,升級改造“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系統,對4.7萬家監管主體開展評定,科學匹配檢查頻次,精準識別并預警潛在風險點300余個。藥監領域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實辦率提升至95%,較2024年增長14%,服務企業辦事更加高效。
北京市藥監局對創新藥械企業從研、產、審、用全鏈條給予支持,推進創新鏈、產業鏈和政策鏈深度融合。創新藥臨床審評審批試點工作已經落地,12個項目已獲批臨床試驗、10個項目已啟動,最快18個工作日獲批、1周啟動試驗。建立創新藥械“重點項目全流程管理機制”,300余個創新品種納入項目儲備庫,實施“提前介入、一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定制化管理。企業對藥監部門的信任和支持不斷增強,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創新產品越來越多。
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謀劃和系統部署。北京市藥監局聚焦政策落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筑醫藥創新高地,引領全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公眾用上安全藥、放心藥筑牢根基。
圖:“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期間,北京市藥監局開展豐富多次的宣傳活動(北京市藥監局供圖)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