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聯動破局中藥材產業痛點 湖北省市縣三級聯合調研賦能大別山道地藥材高質量發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近日,湖北省藥監局、省藥監局黃岡分局及黃岡市市場監管局、羅田縣人民政府、九資河鎮人民政府、羅田縣市場監管局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對天麻、茯苓產業發展開展專題調研。
調研組重點考察了產業園核心區建設進展,詳細了解藥材交易、儲存加工及產業鏈延伸情況。在占地千畝的標準化種植基地現場,湖北省藥監局駐村工作隊負責人高度肯定“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模式:大別山生態優勢疊加地理標志保護,羅田天麻、茯苓等道地藥材已形成品牌矩陣,完全具備打造全國產業標桿的基礎。
在政企座談會上,園區及企業代表直言產業鏈發展痛點:“中藥材深加工不足導致附加值受限,茯苓尚未納入省級趁鮮加工目錄制約產能釋放。”針對這些訴求,調研組現場組成工作專班,提出“建立中藥材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爭取茯苓加工政策突破”等解決方案,并明確由湖北省藥監局牽頭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
作為全國中藥材重點產區,羅田縣現有藥用資源657種,其中道地藥材24種,天麻、茯苓產量分別占全國1/5和1/6。全縣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超100個,年度種植產值突破20億元,形成“種植-加工-品牌”的完整產業生態。
2月18日,湖北省藥監局正式發布《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服務支點建設的若干措施》。在新政指引下,調研組將建立“一企一策”跟蹤服務機制,重點推進趁鮮加工目錄申報、中藥飲片生產許可落地等關鍵事項。(王會芳 劉蓉 肖凱)
(責任編輯:宋莉)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