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藥監局的省派第一書記來到姜家村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這些白色的就是菌絲,長勢很好。”1月22日上午10:30,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姜家村東頭的大棚里,張兵揭開用于保溫的黑塑料膜,查看羊肚菌生長情況。
張兵作為山東省藥監局的省派第一書記來到姜家村已滿一年。這一年里,他統籌省派資金為村里鋪路、更換路燈,改造提升基礎設施,組織抗旱打井,推進文旅開發,調研考察產業項目……工作事項又細又雜,但如何發揮藥監職能優勢、助力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實現鄉村振興是他作為省派第一書記的頭等大事。
羊肚菌種植項目,就是張兵來到姜家村后為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當地中醫藥產業落地的首個項目。為了給姜家村選擇適合的鄉村振興項目,張兵和村支部書記姜懷新自去年3月起四處考察,從水蛭、金蟬、蟾蜍養殖等五個項目里反復對比評估,最終選定了它。
自項目落地以來,每天看看羊肚菌的生長情況,是他上午雷打不動的習慣。
走出大棚,張兵指著腳下的土地說道:“這里5月到9月承包給村民種玉米,11月到來年3月就承包給外地的羊肚菌種植大戶。土地充分利用起來了,村里的土地流轉費收入就提高了。”不僅如此,這個項目為村民們帶來了直接收益。“扎棚、整地、鋪薄膜、巡查、通風……最多的時候一天需要50多名村民,工資當日就結,對村民們很有吸引力。種植大戶一年支付村民的工資有近40萬元。現在我們的村民都是熟練工了。”張兵說完哈哈一笑。
項目不僅要落地,還要落得好。這對羊肚菌生長環境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
“這羊肚菌很嬌氣,對環境要求挺高。”村支部書記姜懷新指著大棚頂上橫穿的黑色管道說:“這些是水管,連著棚里和棚頂的噴淋裝置,溫度監測高于20攝氏度就自動噴水降溫。二氧化碳濃度高了,咱們村民就來通通風。生長環境控制好了,羊肚菌才能長得好。這些數據在手機app上都能實時監測到。”種植數據自動化監測的思路,是張兵向種植大戶提出的要求,這源自他既往對數字中藥生產車間的檢查經驗。現在,姜家村共種植110畝羊肚菌,架起了280多個大棚,每個大棚的氣濕、氣溫、地溫、地表溫、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都在實時監控中,為羊肚菌項目“落得好”保駕護航。
姜家村所在的泗水縣,是中藥材種植大縣,全縣中藥材資源有100多種。經過調研學習,張兵明白,要想把中醫藥產業發展起來實現鄉村振興,就要將一二三產業融合、中藥材種植與醫藥生產經營相結合,培育出當地的中醫藥龍頭企業,來帶動鄉村中藥產業和縣域醫藥經濟發展。
自姜家村向西20公里,是泗水縣開發區在2024年新建的生物醫藥產業園。此處已有山東圣晨現代醫藥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圣晨)和山東魯方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方藥業)在此落戶。這里就是張兵每天下午的工作地。
下午2:00,在山東圣晨的1.2萬平方米的倉庫里,螺旋上貨機、傳送帶、貨架、電腦等都已安裝到位。一旁辦公樓里,企業質管人員正在進行經營品種的首營資料審核。山東圣晨法定代表人王勇說:“首營資料審核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了,等過了正月十五就準備開始正式運行。多虧了山東省藥監局的省派第一書記,我們從建設到拿到現代醫藥物流藥品經營許可證都在去年一年內完成了。我們對今年充滿信心,預計營收能突破5個億。”
王勇最初經營的傳統藥品批發企業倉庫僅有3000平方米,發展受限,2024年初打算新開辦現代醫藥物流企業,不知如何下手。得知即將來到泗水縣的第六輪省派第一書記來自藥監系統,王勇心里樂開了花:“省派第一書記來了,我們就有了主心骨。”冷庫怎么建,整貨庫及零貨庫設備如何安放運轉起來更順暢,中藥飲片生產操作間工藝布局如何設置,各項工作在省派第一書記的專業指導下迅速推進。其間,山東省藥監局專門派員前來指導,并為企業上好“政策課”。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張兵從企業發展和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角度,鼓勵山東圣晨利用泗水中藥材種植的道地資源優勢,開辟中藥研發生產板塊——魯方藥業。“魯方藥業生產中藥飲片,就能直接從泗水縣村民手里收購道地中藥材。只要檢驗合格就可以按簽訂的協議價收購,保障村民的收益。”張兵說道。
在圣晨倉庫東側,魯方藥業的生產車間已處于建設狀態。“現在魯方藥業的土建、水電暖供應、生產設備選型都已經完成了。今天我來這里還要再和北京來的檢驗儀器企業溝通設備選購的具體型號。”張兵一邊查看生產車間建設情況一邊說道。據悉,自魯方藥業籌建以來,張兵主動發揮藥監職能優勢,帶著企業去各地考察,從泗水縣種植的中藥材中選出了27個適合生產的中藥飲片品種,參與每個品種工藝路線設計、設備選型、人員培訓等關鍵環節。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在山東省藥監局的幫助下,企業與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將來引進人才和產品研發打下基礎。
“我們想發揮藥監的職能優勢,用‘高校+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鄉村產業振興模式,帶動泗水道地藥材‘產學研用’高質量發展,打造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張兵說道。(齊桂榕)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