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采取“1234”工作法推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安徽省滁州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國家藥監局、安徽省藥監局會議精神,在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圍繞“防范風險、查辦案件、提升能力”三條主線,采取“1234”工作法推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走深走實。
建強一支隊伍。整合全市藥械妝監管資源,建立藥械妝檢查員庫、藥品案件認定專家庫、藥品安全應急管理專家庫,為監管工作提供人才支撐。實施監管隊伍素質和專業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結合全員辦案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每月全員學法活動。通過理論學習和現場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異地交叉檢查、案件認定和應急演練實踐,提升監管能力和辦案水平。截至目前,開展交叉互查2次、案件認定5次、應急演練1次,移交藥械妝案件線索19條。
擔起兩個責任。壓緊藥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將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納入對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的考核,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明確時間線、責任人、任務圖。出臺藥械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方案,以全市84個網格為監管陣地,每個網格內明確1名專職人員,列明檢查對象、職責任務、檢查標準等內容,實現有人有崗、責任到人。壓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以貫徹國家藥監局“兩品一械”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為抓手,全面摸清監管底數,加大宣傳指導力度,督促企業嚴格對照安徽省藥監局《藥械妝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截至目前,已完成自查整改藥品經營使用單位1975家、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1266家、化妝品經營企業40家,并通過安徽省藥品智慧監管平臺企業端應用實現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疫苗接種企業自查報告上傳全覆蓋。成立滁州市醫藥器械產業聯盟,以聯盟為平臺組織市醫藥器械產業鏈發展專題培訓、化妝品示范創建培訓、實施新版GAP培訓等,通過集中培訓、示范創建、送法入企、公開承諾、警示提醒等形式加大對主體責任清單的宣貫,全面增強行業自律。
落實三項制度。建立月通報、季調度、年考核制度。對鞏固提升行動檢查覆蓋率、案件查辦情況等指標進行月通報、季調度,營造濃厚的比學趕超工作氛圍。建立藥械監管信息互通機制。實現與衛生健康部門在主體信息、風險信息、案件線索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強化監管和執法合作,確保及時消除藥品使用環節風險。出臺《滁州市藥械妝檢查員管理辦法》。對藥品檢查員的聘任、權利義務、監督管理、經費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鼓勵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強化現場檢查的震懾力和實效性。今年以來,先后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6次、醫療器械“清網行動”專項執法4次,凈化了藥械市場秩序。
堅持四個結合。監檢稽結合,提升執法效能。在開展日常監督抽檢的同時,對企業開展藥械妝產品的購進銷售渠道、進貨查驗、儲存運輸等方面的風險排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產品或行為的,立即查處。截至目前,全市共檢查藥械妝經營使用單位3566家次,完成整改876家,排查處置各類質量安全風險隱患27處,現場交辦立案7件。訴查結合,堅持深挖到底。創新投訴舉報渠道,探索“訴轉案”工作機制,從日常投訴舉報中挖掘案源,一旦發現可疑線索,進一步深挖細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截至目前,全市共查辦藥械化案件201起,其中訴轉案33件。成功查辦“1·06”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抗原檢測試劑盒案,搗毀窩點14個。宣教結合,增強防范意識。以國家級藥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和省級安全用藥科普教育基地為平臺,展示滁州市近年來查辦的制售假藥等大要案,現場還原假藥生產銷售窩點,充分發揮實情、實景、實例的教育警示作用。管服結合,助力產業發展。在精準排查防控藥械妝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促進企業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實現健康發展的同時,結合“百名專家助藥企”等活動,組建產業鏈服務專班,先后深入15家企業開展幫扶,解決企業實際困難30余項。(秦文麗 王英)
(責任編輯:常靖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