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抗衰老常見的醫學美容方法
皮膚衰老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性老化,又稱為自然老化,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是自然漸進衰老的過程;另一種是受紫外線輻射、吸煙、引力、化學物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引起的外源性老化,其中超過80%的面部皮膚老化是由于紫外線輻射,因此又稱光老化,該類皮膚老化的特征表現為皮膚質地粗糙、膚色暗沉、色素沉著、皮膚彈性喪失。
皮膚老化是一種無法逆轉的自然現象,但在美容新技術的幫助下,可以延緩衰老的進程。
一、抗氧化
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是阻止氧氣不良影響的物質。它是一類能幫助捕獲并中和自由基,從而祛除自由基對人體損害的一類物質。人體的抗氧化劑有自身合成的,也有由食物供給的。醫學美容所用的抗氧化劑主要分為維生素類、化學試劑類和多酚類。
1、維生素類
主要包括輔酶Q10、視黃醇、煙酰胺、生育酚、L-抗壞血酸等。其中輔酶Q10,維生素B5,常用于口服或局部外用,可增加角質層脂質合成,改善皮膚屏障,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促進傷口愈合,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2、化學試劑類
主要包括α-羥基酸、α-硫辛酸、硝苯地平等。其中α-羥基酸為局部外用,一般濃度不超過8%,是化學剝脫術常用的溫和去角質劑,使用時不容易導致皮膚發紅,但會使皮膚在陽光照射下更敏感;硝苯地平為局部外用,可改善皮膚彈性及皮膚色素沉著,但長期使用會導致人體代謝紊亂,皮膚過敏。
3、多酚類
主要包括黃酮類、花青素、兒茶酚、木酚素等。其中黃酮類化合物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酚類抗氧化物質,可減少朗格漢斯細胞的數量,有效預防因紫外線照射引起的各種光損傷,減少皮膚DNA損傷。
二、激素
雌激素是皮膚衰老重要的內源性因素,其通過特異性結合受體來調節靶基因表達,活化胞質中多種信號通路形成胞內瀑布式激聯反應途徑,在皮膚中發揮著抗衰老的生物學效應,對增加皮膚厚度和彈性,減少皺紋和色素沉著具有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米蘭大學的實驗人員通過體外培養人體皮膚黑色素細胞發現,其胞漿及胞核中均存在雌激素受體β的表達,而高水平雌激素表達可活化黑色素細胞、增強酪氨酸酶的活性,導致黑色素增多,加快色素沉著。
三、外源治療技術
將一定劑量和參數的光子、射頻、激光、超聲波等技術方法實施于人體皮膚或皮下組織,可治療包括色斑、毛孔粗大、皺紋或松弛、皮下脂肪堆積等自然老化引起的皮膚疾病。
微創注射治療得到了廣大求美者的青睞,主要是指通過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組織填充劑,以達到年輕和抗衰老的目的。
透明質酸兼具良好的保濕和抗皺功能,目前是主流的抗衰老美容化妝品原料,也是局部注射常用的填充劑。
A型肉毒毒素通常用于皮膚內給藥,治療面部魚尾紋、眉間紋、鼻唇溝紋等不同部位的皺紋。
微針作為輔助功效成分促滲透技術,在皮膚病學和美容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治療燒傷、瘢痕、痤瘡、皺紋等。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