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基因治療CDMO行業深度報告:星火已成燎原勢,CGT療法外包布局正當時
投資邏輯:CGT(細胞基因治療)終端市場不斷擴容,打開外包廣闊天地:CGT終端市場持續擴容,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年全球基因治療市場規模達20.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305.4億美元,2020-2025年CAGR為71.2%;2020年中國基因治療市場規模為2380萬元,到2025年將達到178.9億元,2020-2025年CAGR達276.0%。在藥物CGT研發管線方面,根據Nature(2021)統計截至2021年4月全球共有1358個活躍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較2020年底大幅增長43%。BigPharma于此廣泛布局,Top20藥企中已有16家自研發、收購或合作開發CGT管線。Biotech公司則引領CGT研發,根據和元生物招股書,CGT領域融資總額由2017年的約75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99億美元,為Biotech公司研發提供充足動力。迅速擴大的市場規模衍生出較大基因治療產品研發需求,為CDMO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細胞基因治療有望再現掘金熱,帶富CDMO賣水人:從產業角度出發我們認為CGT產品新技術、新適應癥的應用、商業化的加速兌現、以及本土產品的獲批預期疊加行業在岸屬性,將帶動國內相關CDMO產業的繁榮。從企業角度看,工藝優化與成本控制是生產端的痛點,CDMO供應商有望借此提升滲透率。從投資角度看,細胞基因治療CDMO與大分子CDMO類似,但其爆發性更強。據Frost&Sullivan預測,2020年中國細胞基因治療CDMO市場規模為13.34億元,至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97.4億元,2020-2027年CAGR高達47.0%,行業布局正當時。
細胞基因治療生產具有高壁壘,CDMO企業通過專業化分工實現賦能:CGT生產可分為質粒工程、病毒工程、細胞工程三個較為獨立的部分,各自難點不一,在質粒構建、菌庫構建、遞送系統設計、細胞系構建、細胞培養等環節,藥企與CDMO企業間存在技術互補。當前CGT領域技術迭代速度快,企業前期投入較大且風險較高,選擇CDMO服務不失為明智策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認為具有工藝開發經驗和優勢的know-how CDMO公司競爭力凸顯。
瞄準痛點,成本控制是細胞基因治療CDMO行業發展的根本驅動力:通過拆分各類型CGT生產流程,我們發現總成本與自體/異體類型、所需劑量和生產規模、以及生產工藝相關。總的來說,CGT產品的生產能夠體現規模效應,企業通過CDMO供應商主要能做到的成本控制包括:1)病毒載體轉導效率的提升,提高CAR-T細胞收率;2)工藝改進減少環節失敗率和研發生產耗時;3)外包從而減少過高的前期投入,或通過外包追求自動化、封閉式生產;4)通過生產轉移,降低人工成本。而國內企業在國產設備耗材花費、以及人員開支上更優,有望強化國內CDMO粘性與需求。
選股思路:參考Oxford BioMedica發展路徑,我們認為平臺化的技術能力、盡早的商業化合作項目經驗、和符合GMP規范的充裕產能是細胞基因治療CDMO公司的主要優勢。當前環境下,CGT CDMO主要發力在質粒、病毒載體等相對標準化環節,而在細胞工程領域CDMO可以通過提供工藝開發服務、自動化設備、重要儀器和耗材、或檢測服務進行滲透。我們建議從以下角度進行考察:1)專注質粒、病毒載體等細分領域;2)一體化平臺服務商;3)收購布局細胞基因治療CDMO。
(責任編輯:馮玉浩(實習))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招商銀行生物醫藥之原料藥篇:特色原料藥迎來發展契機
創新藥專利到期,“新”仿制藥需求持續增長,將帶動特色原料藥市場發展。國內來看,我國醫藥消費仿制藥占比高,“新”仿制藥增速相對較快。同時,由于帶量采購政策的常態化推進,使得仿制藥價跌... 2021-08-10 11:22細胞基因治療CDMO行業深度報告:星火已成燎原勢,CGT療法外包布局正當時
投資邏輯:CGT(細胞基因治療)終端市場不斷擴容,打開外包廣闊天地:CGT終端市場持續擴容,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年全球基因治療市場規模達20.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 2021-08-04 13:59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