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周刊】第四批集采開標 更多藥品進入降價通道
本文的監測時間段為1月15日~2月18日,監測范圍包括官方主流媒體、全國性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監測結果顯示,“ 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啟動”相關話題受到輿論較多關注。
事件概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常態化已成定局。與此同時,第四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啟動,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2%。當集采改革邁進“深水區”,輿論關切也隨之進入“后集采時代”。四批五輪國家“團購”藥品帶來降價的同時,藥品如何保質保供、醫藥行業創新轉型、醫藥產業格局改變等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信息量走勢及關鍵節點
以1月15日~2月18日為監測時間段,如圖1所示,第四批全國集采文件1月15日下發,隨后幾日信息量小幅波動。2月3日、8日,擬中選結果和最終中選結果分別公布,達到信息量峰值。
圖1 媒體關注度和網民關注度走勢圖
關鍵節點一:國務院部署帶量采購改革,第四批國家集采文件正式下發,輿論關注采購規則、品種的變化情況
1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以常態化制度化措施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會議指出,健康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大事。為逐步解決看病貴問題,近年來國家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重大改革,截至去年底已開展了三批集采,覆蓋的藥品平均降價54%,每年節約費用530多億元,惠及億萬患者。近期又將開展第四批集采,并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范圍。
同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正式啟動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開標時間為2月3日。按照計劃,共有45個品種、80個品規的藥品被納入。其中注射劑品種8個,滴眼劑3個,其余均為口服制劑。媒體多以“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啟動”為題進行報道,聚焦采購品種、規模。
部分媒體關注此次集采相比第三批的變化。如《北京商報》刊文稱,隨著一致性評價的持續推進,國內具備參加集采資格的藥品日益增多,與第三批集采相比,此次集采入圍規則稍作調整,允許最多10家入圍(第三批8家、第二批6家)。值得關注的是,入圍數量的增加使此次集采的競爭情況較上一輪有所緩和。其中,14種藥品競爭企業數達5家及以上,第三批集采則有22種藥品競爭企業數達5家及以上。而在采購額上,第四批集采45種藥品合計最高采購額超過250億元,其中9個品種均超過10億元,而第三批集采55種藥品合計最高采購額226億元,其中6個品種均超過10億元。這意味著,參加本輪集采的藥企數量雖減少,但參選藥品多為“大品規”,一旦中選,利潤將更加豐厚,變相鼓勵藥企參與集采。
關鍵節點二:第四批國家集采擬中選結果、中選結果相繼發布,信息量升至頂峰
2月3日,第四批全國集采開標,并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采購產生擬中選企業118家,擬中選產品158個,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2%。共納入45種藥品,涉及高血壓、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精神類疾病、惡性腫瘤等多種治療領域,群眾受益面進一步拓寬。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擬中選的產品中包括5家外資企業的5個產品,涉及德國、法國、印度和日本的跨國藥企。擬中選產品中,上市公司、外資企業、百強企業等企業的產品占62%,同時也有氨磺必利片、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2個原研藥品擬中選。
媒體紛紛聚焦擬中選情況。如央視新聞客戶端發布《又要來了!全部大降價!》稱,半托拉唑注射劑是此次集采中采購量最大的注射劑,40mg規格最高有效申報價格為28.5元,而擬中選結果中,6家中標企業的報價最低的是華東制藥,僅2.56元,降幅達到91%以上。
在微博平臺,#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擬中選產品158個##第四批國家藥品開標#等話題閱讀量近7500萬人次。網民多表示,擔心大幅降價會淘汰高成本良心藥企、希望價格過高的牙科高值耗材能夠降價,同時對低價藥品能否保質保量提出質疑。
2月8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第四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澎湃新聞發表《第四批藥品集采中選結果公布,預計5月可惠及全國患者》稱,綜合來看,相比擬中選結果,第四批國采的正式公布結果并未出現太大變化。預計每年節約藥費124億元。其中,齊魯制藥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鈉實現了最高降幅,達96%。
不同媒體平臺對比分析
圖2 媒體信息來源比例
以1月15日~2月18日為監測時間段,統計不同媒體平臺報道量,從圖2可以看出,占比較高的信息平臺依次為新聞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占比分別為38.13%、27.52%、11.81%。
分析發現,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新聞網、新華社客戶端等媒體發布的文章關注度較高;在微博平臺,@央視新聞、@新華視點、@八點健聞發布的微博轉評量較大;微信公眾號“醫藥代表”“賽柏藍”等發表的文章閱讀量較高。
報道內容分析
以1月15日~2月18日為監測時間段,按轉載量排序,新聞媒體相關報道的熱門文章如表1所示。
除關注中選情況外,輿論還聚焦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注第四批集采的意義以及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一是認為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將提速。如微信公眾號“賽柏藍”發表《第四批國采后,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提速》稱,第四批國采把注射劑推上了風口浪尖,參與本次國采的注射劑規模最大,競爭也最激烈,共有8個注射劑被納入,是幾輪國采納入注射劑品種數量最多的一次,預計今后將有更多的化藥注射劑納入國采,由此可見化藥注射劑的一致性評價也將提速。隨著集采常態化,帶量采購覆蓋全部品種、全部區域只是時間問題,作為國采參賽資格的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將提速,提高集中度、轉型升級是醫藥行業發展大勢所趨。
二是預測醫藥流通市場集中度將提升。如微信公眾號“賽柏藍”發表《第四批國采下,配送商大洗牌》稱,隨著帶量采購在品種層面的不斷擴圍,醫藥商業巨頭將拿下更多品種,一批中小商業公司的原有業務遭受擠壓,長期來看,醫藥流通市場的集中度將逐漸提升。在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的倒逼之下,相關藥品市場的渠道分化明顯,頭部醫藥商業公司有的通過收購地方醫藥商業公司進一步拓寬全國市場布局,壓縮成本,有的通過代理制的模式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值得注意的是,除全國藥品集采外,隨著藥品兩票制,鼓勵一票制,耗材兩票制的大范圍推廣,大型醫藥商業公司憑借成本優勢和渠道優勢,將不斷占領更大的市場,加速醫藥流通行業的整合。
第二,認為應處理好降價與保質保量的關系。如《羊城晚報》刊發《把準藥品集中采購“降”的主基調》稱,價低要以質優為前提,質量門檻必須把牢,質量監督要比以前更加嚴格。此外,數量保證應是雙向承諾,使用方確保藥品銷量,藥企也要確保及時足量供應,斷供等違約行為應得到懲戒,全鏈條的操作不變形走樣,降價的實惠方能從談判現場延續到患者身上。
第三,認為創新成中國醫藥產業未來發展核心路徑。如健康界發表《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再出手,注射劑價格“大跳水”超90%》稱,創新一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關鍵詞。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醫藥行業將加速向創新方向轉型,創新能力突出,產品線布局廣泛的企業將在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受“4+7”帶量采購、醫保目錄談判等政策影響,醫藥行業的格局重塑,仿制藥企業受到較大的沖擊,降價壓力倒逼企業轉向創新藥的研發生產,創新藥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5~10年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
第四,分析原研藥企集體撤標的原因。如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發表《最激烈的一次國家集采,入局者親述》稱,以跨國藥企為代表的原研藥企選擇以高出“有效申報價”價格報價為由直接出局的場景在此輪集采中再次上演。導致此次原研藥企“消極”報價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前兩輪積極參與后以超低價中標的部分品種沒有得到預期利潤,二是部分外企調整策略后重點專攻院外市場后收獲頗豐,比如輝瑞的“立普妥”大品種在此前的“4+7”帶量采購及集采中均未中標,但輝瑞通過改革營銷策略,以更為靈活的價格策略與品牌優勢在集采外市場仍保持優勢地位。三是此輪的約定采購量是四次集采中最少的,有三分之一的品種首年約定采購金額在一億元以下,采購周期也只有短短1年,而非以往1~3年不等,集采自然也就對原研企業失去了一些吸引力。
微博與微信分析
以1月15日~2月18日為監測時間段,按轉評量排序,熱門微博如表2所示。按閱讀量排序,熱門微信如表3所示。
網民評論
1.擔憂藥價太低會導致供應不保、質量下降等問題
@快樂樂嘟嘟呵呵:藥品降價是好事,但是千萬不要搞到最后由于利潤太低,沒有藥企生產,被迫使用高價換湯不換藥的藥品。
@亡命彳走:關鍵要把好質量關。千萬莫要價格下來了,質量降下去了。
2.希望價格過高的牙科高值耗材能夠降價
@藍色蕾絲裙:希望牙科降下來。
@威v武5:什么時候把牙齒的價格打下來。
點評
第四批國家藥品集采距第三批集采相隔僅半年時間,越來越密集的集采頻次也意味著將有更多藥品進入藥價下降通道。而在此次集采擬中選結果出爐之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國家藥品集采常態化已成定局。這也將對藥品研發、生產、營銷各個環節產生深遠影響。
對于醫藥行業的影響是業界討論最多的話題。行業集中度提升、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要求高且需求迫切、原研藥及創新驅動發展是國內藥企的更好選擇,這些都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在前幾次集采中,這些影響還是“將來時”,但是隨著集采以及集采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后集采時代”需要面對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現在時”。面對國家藥品集采常態化,藥品行業必將經歷轉型和陣痛。陣痛也必將反映在藥品質量、藥品購銷體系等層面。這就需要多部門聯合,針對難點、堵點問題,一方面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企業換擋升級助力,另一方面加強監管,對可能出現的亂象堅持“露頭就打”。
除了藥品,高值醫用耗材也開始了首輪帶量采購,心臟支架降到“地板價”,效果初顯。目前第二輪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即將開始,公眾對牙科等耗材降價的呼聲和期待頗高。高值醫用耗材行業也將面臨與藥品同樣的問題,亦需監管給予高度關注。
集采是醫改的重要一環。黨中央、國務院對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做了重要安排部署、大力推進,對加強新時代新階段藥品監管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藥品監管部門應強化與衛生健康等部門聯動,主動靠前一步,從審評審批、一致性評價、質量監督檢查等各方面著力,塑造高質量發展的藥品生態體系。(于千舒)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