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改革創新 促進高質量發展 ——二論貫徹落實全國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
2021年全國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強化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任務作出部署,政治站位高,目標任務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全國藥監系統要吃透精神、明確要求,務必抓緊抓實抓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改革是實現創新驅動的必然選擇。剛剛過去的2020年,藥品監管制度、機制改革蹄疾步穩,有力有序解決各領域各方面制度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問題,政策性、制度性創新實現由局部探索、重點突破到系統協調、全面深化的歷史性轉變。這一年,優化審評審批機制,批準藥品上市注冊申請939件,同比增長60%。其中,創新藥20個、臨床急需境外新藥12個。改革完善中藥審評機制,發布了《中藥注冊分類及技術要求》,制定了《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加強了中藥生產全過程質量監管。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擴大至22個省份,552個產品獲準上市,同比增長493%。化妝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注冊審評實現“零積壓”,檢驗結果實現全程可追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1年,我們要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監管方式方法,推動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激勵藥品研發創新。在創新藥審評中探索實施“提前介入”“研審聯動”“平行檢驗”等方式,推動建立和探索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藥品專利期限補償制度,優化加快審評程序,加快臨床急需境外新藥、罕見病用藥、兒童用藥、重大傳染病用藥等上市速度,激發企業研發創新發展活力。
促進藥品質量提升。穩妥有序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依法依規嚴格審評審批新申請仿制藥,促進仿制藥質量不斷提高;細化上市藥品變更管理技術要求,指導和督促持有人開展上市后持續研究,強化持有人上市后變更管理責任,落實省級藥監部門上市后變更監管責任。
注入中藥傳承創新發展新動能。改革完善中藥注冊管理,扎實推進中藥審評審批改革;推進《中藥品種保護條例》修訂,理順中藥品種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加強對飲片注冊管理,推進全國飲片炮制規范制定;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結束試點,研究發布《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及標準制定技術要求》,發布首批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
拓展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成果。推進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全面實施,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助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實現高端醫療器械裝備自主可控;加強醫療器械優先審批和創新審查,做好列入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的國產自主研發產品審評;穩步推進醫療器械產品唯一標識制度實施,推進醫療器械注冊管理信息化。
推動化妝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實現新突破。加快推進專業化技術審評隊伍建設,構建專家咨詢制度和爭議解決機制,建立化妝品技術審評和研制現場檢查的銜接機制,推進化妝品注冊技術審評外審轉內審,推行普通化妝品備案量化分級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
繼續釋放“放管服”改革紅利。進一步細化落實“放管服”改革的任務措施,及時清理證明事項,持續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落地,加快推進“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產業發展。
改革永遠在路上,創新沒有休止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但我們必須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豪情。” 藥品監管工作者只有始終保持強烈的改革銳氣、飽滿的創新激情,才能推動藥品監管事業不斷達到新高度,推動最具創新活力的醫藥行業不斷創造新奇跡。
(責任編輯:張可欣)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